蘇麻喇姑走進來,見太后眼前的茶盞空了,伸手給續上。
太后叫小宮女給蘇麻喇姑搬來個繡凳,還遞點心給她“聽說今兒皇后給園子各處的宮人都賞了席面”
蘇麻喇姑“是,主子娘娘一貫御下寬和,今兒的年夜飯極好,園子里上上下下都得了席面和賞錢。”
皇后的寬和在宮里是出了名的,而且她寬和不光在面子上,而是從里子上會體貼人。
皇后平日很少大手筆的用銀錢打賞宮人、邀買人心,但她在紫禁城和幾處園子都設了一個惠濟署,幾間門房子幾張床,常備著幾個醫士和一些治療跌打損傷、傷寒發熱的尋常藥材。要是有宮女太監生了病,可以自己往惠濟署去求醫尋藥。
要是實在病得上不了值,拿了大夫的假條,也可以和管事報備一聲,去那里住一段時間門養病。
雖然惠濟署的伙食比不上當差時候吃的飯,但饅頭米粥咸菜青菜還是管夠的,炭火也足,不至于把病人冷著餓著。
聽說皇后還時不時會派人過去巡查,防著大夫怠慢或是徇私。
誰還能一輩子不生病呢以往宮人生了病就是死路一條,皇后單只是這一筆,讓宮里宮外多少宮人得了濟,誰不在心中念皇后一句好。
皇后還把宮女的出宮年齡給降到了二十五歲,聽說之前有個宮女不想出宮,被發現和園子里的太監對食,皇后叫人去問了問,聽說她是自愿的,還給了一只二兩的金釵作嫁妝。
太后聽完不免嘆了一聲“皇后會做人吶”
有這樣會做人的額娘,想必老四和老六長大了,手腕一定也差不了。
蘇麻喇姑一愣,看了看左右,太后揮揮手“放心吧,沒外人,有人在外面看著呢。何況咱們都是黃土埋半截的人,再沒什么可忌諱的。”
蘇麻喇姑看看太后,勸了一句“娘娘,萬歲和主子娘娘都孝順,您只管安心高坐,這些事”就不該咱們這些人摻和。
太后遞了一個圓滾滾的蛋黃酥給她“你放心吧,我哪敢去摻和這些事,也就是跟你嘆兩句罷了。”
太后對自己的智商很有自知之明,紫禁城和暢春園這么多年的風云變幻,她從沒跟著摻和過,一直老老實實跟著皇帝過日子,皇帝想叫她干啥就干啥。
蘇麻喇姑“那您這是”突然提起這些做什么
太后拿出絹帕擦了擦嘴“皇帝是個重情的人,也是真的孝順。”
人心都是肉做的,太后只是玄燁的嫡母,原本太皇太后去后,太后已經做好一輩子青燈古佛的準備了。
沒想到玄燁卻愿意主動去緩和母子之間門生疏的關系,一點一點將本來游離在親情關系之外的她拉回來,慢慢融入了這個大家庭。
不說將她當生母一般奉養,卻也極盡所能給了她最好的待遇和關愛。
皇后愛屋及烏,待她也從不疏離,真心實意地希望她有個溫暖愉快的晚年。
這么多年過去,太后是真的把皇帝當成自己兒子看待的“可是你看太子”
今天一整個晚宴下來,太子與帝后之間門的相處生疏又冷清,太子明明就坐在皇帝對面,卻連個表面功夫都做不好,還不及末座的老九伶俐會說話。
這些日子暢春園的動蕩太后一清二楚,說實話,太子以勢相挾,行此不孝之舉,太后心中是極其不滿的,奈何,她什么也做不了。
蘇麻喇姑默默聽著,太后都只敢私下說兩句的事,她就更不敢隨便摻言了“娘娘,還有皇上呢,皇上英明神武,一定會好好教導阿哥們的。”
是啊,皇上當然會好好教導太子,但只怕太子,未必識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