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朝堂的發展來看,混亂的苗頭已經初現,而玄燁也確實開始有些力不從心。
他雖然是個英明的皇帝,但皇帝也是人,精力有限,何況他的身體還出了問題。
如今內憂外患,黨爭又從之前單純的利益爭奪上升到傷人害命的程度,再加上自己的親兒子在里面摻和,需要玄燁權衡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不夸張的說,他現在堪稱心力交瘁。
從前年輕時,玄燁經常能抽出時間看書、練字,和張誠、白晉等傳教士學習西學。兩人興致最高的那段時間,晚上會一起研究幾何,玄燁還曾教過沈菡法語。可是現在,書房里堆的除了折子,還是折子。
他們討論的話題也從天文地理,變成了朝堂的局勢和走向。
玄燁無法和別人說這些,自己憋在心里又難受,只能和沈菡說一說,罵一罵這些只會爭權奪利的臣子來出氣。
等走出清溪書屋,他就又是那個寬和待下,符合漢臣理想的仁君圣主。
玄燁說起現在的朝堂也是無奈,干脆就不提了,只單純說孩子們的婚事“太子的婚事最繁瑣,咱們先顧太子。大婚事宜單禮部已經呈上來了,朕看了看,沒什么問題。接下來該是內務府那邊的差事,但朕現在實在沒功夫管這些,所以還是得辛苦你。”
這并不是說沈菡要親自去給太子籌備婚禮,那是內務府官員們要做的事。
而是接下來,內務府在籌備的過程中,會有無數封折子遞上來。
比如太子和太子妃成婚過程中要用到的所有衣服,參照沈菡和玄燁大婚時那數百套各種規制的禮服、吉服、常服,冠、氅、衣、裙、鞋等等,太子和太子妃的用度不會低太多。
內務府需要將這些一一列明,每一件都是哪家織造呈上來的,用的什么緞、什么線,各用了多少,繡娘幾人,都叫什么名字。
太子妃的嫁妝用衣幾何,太子的衣裳又有哪些,總共用了多少布匹、多少金線、銀線。
繡娘都是有工錢的,繡出這么些衣裳,花費幾何,加上各項雜費,總共用銀多少等等。
這些都要在折子中注明,交由皇上審批。
這還只是衣服這一項,其他還有諸如家具、擺設、首飾、禮樂、兵器、馬匹,賞賜給太子妃娘家的金銀禮物,成婚當天開宴的安排、飲食等等等等,可以想見會有多少封折子。
沈菡想起即將撲面而來的用錢幾兩幾分,用布幾丈幾寸,就頭疼無比。
當初他們大婚時,玄燁一手將這些都接了過去,半點兒沒叫她操心,沒想到這次竟找補回來了。
可是看看玄燁泛青的眼底,布滿血絲,滿是疲倦的眼珠,沈菡又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她閉上眼睛輕輕靠在他身上,溫柔道“好,都交給我吧。”
兩人正享受盛夏午后難得的清閑,顧問行突然從側面走了過來,沒有要事他一般不會在這個時候過來打擾。
沈菡和玄燁看到他靠近都起身了,玄燁收了笑“什么事”
顧問行垂下頭“回萬歲、娘娘,無逸齋的李甲福晉發動了。”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李甲氏終于要生了。
太子之前的幾個孩子都是早產又早逝,再加上出了上回那種事,李甲氏懷上這個后,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膽,生怕有個別的意外。
好在這次李甲氏懷孕的過程沒什么波瀾,也順利熬到了足月。臨到預產期,只差這最后一錘子落地,大家的心都高高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