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她現在心大了,以往剛穿過來的時候,能活下來就已經很知足了,哪里還敢奢求出宮走走這種美事
現在有了暢春園這么好的地方住還不知足,竟然開始幻想走南闖北,見識一下古代的風俗民情了。
沈菡看玄燁沉思,好像是在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連忙擺擺手“我就是這么一說,你別往心里去,這事兒麻煩得很,現在這個時節,還是少生些是非更好。”
玄燁當時沒說什么,不過第二天晚上回來,叫人給沈菡抬上來一箱子雜七雜八的東西“看看喜歡嗎,都是現在京里頭時興的小玩意。”
沈菡打開箱子里面裝得滿滿當當的。
有裝在匣子里用糯米紙裹著的糖人兒和糖畫兒。
玄燁道“糖人兒你看個稀罕就行了,你要是想吃,可以嘗嘗糖畫兒。”
箱子里還有不少吃的,有京城里十分有名的瑞和軒點心鋪子的點心,驢打滾、杏仁酥、豌豆黃、牛舌餅、綠豆糕林林總總,包了好些樣兒。
“這都是朕叫人看著他們現做的,安全上是沒問題,不過這家雖然在京里名氣挺大,但朕覺著滋味和御膳房的點心還是沒法比。”
那是自然的。
沈菡嘗了嘗,這家的點心用料是很足的,給皇上做,用的肯定也是店里最好的東西。
但對于已經吃了二十年御膳房,味覺被養刁了的沈菡來說,這個味道其實是比較粗糲樸素的。
不管是手藝還是餡料的復雜細膩程度,都沒法和宮里的點心相提并論。而且她覺得這點心一定加了不少糖,吃著甚至有點兒齁嗓子。
玄燁點頭“不錯,正是因為這家舍得下糖下料,所以這家點心才在京里賣得最好最貴。”
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糖這個東西對現在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個實打實的奢侈品。
現代的小孩子在種類繁多的零食轟炸下,可能都不稀罕純糖果的味道了,但對現在的人來說,可能一輩子都不舍得花錢嘗一嘗這些甜蜜的食物。
所以賣得最好的點心不是手藝最精道的,也不是花樣最精致的,是加糖最多的。
包括玄燁叫人從街上買回來的糖葫蘆,就是最基礎最簡單的款式,山楂看起來也并不太飽滿圓潤,但外面裹了厚厚的一層糖漿,看起來更像葫蘆糖,而不是糖葫蘆。
沈菡把這些吃的放下“等會兒雅麗奇和小十一回來,也給他們嘗嘗。”
“嗯,不過不能叫十一吃太多,壞牙。”
除了點心吃食,這個大箱子里還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小玩意。
首飾、風箏、花燈、剪紙,還有幾個看起來很簡陋的草編玩具。
沈菡拿起一根簪子打量木制的桿,也看不出是什么木頭,頂部用碎銀子融出了一朵五瓣海棠花。
玄燁道京里其實也有不錯的首飾,但那都是金銀店鋪里的“朕想著你是想見見街面上百姓的事,就沒叫人往那去,而是從東城的廟會上買了幾個回來。”
金銀店里的首飾再好,也比不過宮里內造的,買那個也沒必要。
“這就挺好的。”
沈菡把里面的幾盒首飾揀出來,一一試戴過后,打開桌上的妝匣把這些東西悉心收好木簪子、銀耳墜、細細的銀鐲子和銀手鏈、銀戒指,還有兩把寫刻著長命百歲的小銀鎖。
“小銀鎖回頭給十一一把,另一把等胤禛媳婦兒生了孩子,給孩子帶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