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綸也生氣,不過他沒紫裳情緒那么激烈“你先別急著生氣,咱們先看看主子是怎么想的再說。”
他這幾年跟在主子身邊看得還算明白主子一貫的作風就是避免和太子產生正面的沖突。
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只要雙方有沖突的可能,主子都是能退則退,實在退不了就把事情扔給萬歲解決,自己是一點兒不插手的。
他開始也不太明白,主子有皇上的寵愛,又是名正言順的皇后,何必這么畏懼太子
再說了,主子自己可也有三個阿哥,他們四阿哥龍章鳳姿,哪里比太子差了
不過幾年下來,季綸漸漸有點兒明白了。
他雖然看不太懂貴人之間的事兒,也不明白主子到底是怎么操作的,但事實和結果就在眼前明擺著呢主子一天比一天受寵,皇上一天比一天愛重信任主子,恨不能將手里有的都塞給主子。
反之,太子和皇上的關系卻越來越緊張,人人都知道太子這幾年的處境不太好,偏偏這變化可一點兒都不關她們主子的事兒
季綸定神道“咱們別跟著瞎出主意,主子怎么說,咱們怎么做就是了。”
他現在是看不太明白主子了,但,反正跟著主子是吃不著虧的。
沈菡做這個決定也確實沒什么猶豫她本來也沒打算回紫禁城和太子去爭什么,前朝那些事兒她又不懂,給她干她也不會,閑著沒事干了去和太子奪權
沈菡搖搖頭,雖然心里有些生氣太子用太子妃耍這種心機,但再轉頭想想,以現在兩人的立場,太子好不容易得以監國,防備她這個“涉權的皇后”干涉,好像也不難理解但還是有點兒生氣畢竟她又沒想過要干什么
不過沈菡也懶得為這種事叫自己氣大傷身,轉頭就給扔到腦后了。
太子妃留下就留下吧,正好,她手上一堆事呢,多個人還多個幫忙干活的。
紫裳拿著單子道“廓爾喀今年貢了肉桂四匣、丁香十匣、草豆蔻一匣、檳榔四桶,暹羅國貢了冰片、樟腦、蓽拔、大楓子、豆蔻、肉桂、皮甘、蜜皮”2
沈菡在本子上勾勾畫畫“嗯,送到御藥房去吧。”
藥房的那點兒賬目都是小事,大頭是御茶膳房的事兒。
園子里添了三位福晉之后,橫島上又添了三座茶膳房,別看福晉只是一個人,但御膳房每季的賬添了無數東西。
內務府欽定則例從康熙十幾年就開始修訂,到現在還沒有完全修完,增增減減、刪刪改改。
有的東西初定的時候看著挺合適的,過幾年用一用才知道不太合適,總之哪年都得改一改。
以前這些事都得玄燁看,后來沈菡慢慢把內務府的事情接過來,很多事情她這邊批了就行。
寧楚格對著折子給沈菡匯報“內務府說是想將太后宮中制作粽子、月餅、花糕、壽桃的份例改一改,每品各用奶、子一百二十斤。”2
沈菡點頭,這事兒之前蘇麻喇姑和她提過,說是份例有些緊,太后茶房那邊做些東西偶爾會有不湊手。
倒不是太后自己就能吃了這么些面點,只是自從孝莊太后過世之后,太后成了宮中位份最高的長輩。早年一些與蒙古命婦間的交際都是孝莊太后在做,用不著太后出面,她也不認識什么人。
但現在不一樣了,太后成了蒙古在大清的紐帶,這個位置她就必須接過來。
好在太后雖說不太擅長這塊,但皇上需要,她就愿意好好學,幾年下來,也算慢慢摸清了里面的門道。
現在打仗了,跟蒙古的關系就更要好好維系了,太后想必也是考慮到這個,今年打算多做些東西賞人。
沈菡“你就寫知道了,但份例的供應改成一百斤。”
寧楚格不太明白,太后那邊請批一百二十斤,咱們給改成一百斤,太后不會不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