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棧老板搖了搖頭,:“據我所知,那家伙什么也不會”
隨后,又嘆了口氣,:“說起這呂人杰也算是個可憐人”
喝了口茶。
老板開始給眾人講呂人杰的過去。
原來。
這個呂人杰從前是個教書先生。
難怪長的斯文
呂人杰的父親,也是個讀書人,曾經跟這花間客棧的老板相熟。
所以,這老板也就認識呂人杰。
“這孩子的名字,是他父親給取的,名字的寓意,是希望這個孩子能成為人中之杰,能踏踏實實的做事,成就一番事業。”
“可是,事情總與愿違,越是希望他有出息,長大了反而越不上進了”
那客棧老板慢慢地說著。
眾人一邊喝茶,吃酒,一邊慢慢地聽他講。
呂人杰長大了以后,不僅做人不誠實,不踏實,也愛撒謊,還喜歡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語。
他逢人喜愛吹牛,喜歡裝神弄鬼,蠱惑人心。
這種狀況,令他的父母很是擔憂。
因為自己的兒子說大話,打誑語的毛病,可是惹下了不少的麻煩。
沒辦法,為了規避兒子惹得麻煩,只能不斷地搬家。
所以,呂人杰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時期,都是在搬家之中度過的。
后來,呂人杰的父親年老體衰,再也沒心思搬家了。
也就在這十景城安定下來。
再后來,老人家自知來日無多,所以用自己的畢生積蓄為他買了一個教書先生的差事,好讓呂人杰以后有個養活自己的飯碗。
老父親在臨死的時候,拜托一些老朋友,幫忙照顧一下自己的兒子。
其中,就包括花間客棧的老板。
大家自然也紛紛答應。
最后,老人家死死抓著呂人杰的手,說道,“孩子你以后要多說實誠話,不可再打誑語了不然,你會吃虧的呀”
呂人杰見父親臨死都在擔心自己愛打誑語的毛病,心頭很不是個滋味。
于是他淚流滿面的向父親承諾,“爹您放心吧,孩兒以后一定真誠做人,不再說誑語了”
老父親聞言,才閉目而逝。
自此,呂人杰一心謹記父親的忠告,不再逢人說大話,謊話,以及不著邊際的話,而是一心一意的教書解惑。
雖然他教書的本事并不多優秀,但幸好只教年紀不大的孩童,也就是識字算數之類的,所以做的也并不辛苦。
可是,時間一久,呂人杰的老毛病又犯了。
這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呀。
雖然呂人杰每次講完大話,心里也很別扭,覺得對不起父親,沒有遵守承諾。
但后來他給自己找了個理由。
那就是,只對小孩子講那些不著邊際的話,孩子什么也不懂,跟他們說,一方面過過嘴癮,一方面還能逗一逗小孩兒,一舉兩得。
久而久之,孩子們覺得這位教書先生講話很有意思,所以都喜歡跟他玩,喜歡聽呂人杰講那些大話。
可是,后來那些孩子的父母們不愿意了。
怕他教壞自己的小孩,也就不再把孩子帶來,讓呂人杰教了。
呂人杰頓時沒了差事。
變了游手好閑。
再加上沒人管束,好好的一個讀書人,越來越像個市井潑皮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