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則是慌忙快速地返回到寢殿之內,找尋到李君昊口中的那座玉佛。
紫檀座下,的確有一張紙條,上面也的確寫著軟禁李炎旸的地點。
在皇宮的冷宮之內。
李君誠沒有絲毫停留,慌忙帶著人找尋了過去。
在冷宮中一處破舊的房屋之內,李君誠的確是找到了被人看守的李炎旸。
此時的李炎旸,因為長久被關押,不見天日,且終日被鎖鏈綁縛的緣故,面容消瘦,骨瘦如柴,甚至連神志都有些不清。
在看到李君誠之時,下意識地躲避乃至尖叫,直到李君誠再三表示他乃是李君誠,并柔聲細語地撫慰了一番之后,李炎旸的狀況這才稍微安穩了下來,呆呆地看著李君誠,半晌之后,哽咽地說不出話。
“父皇不必擔憂,兒臣已經著人將亂臣賊子盡數控制住,父皇此時十分安全。”
李君誠一邊親自將李炎旸身上的鐐銬盡數解開,一邊寬慰,接著扶著李炎旸往外走。
見李炎旸身體虛弱到已經無法行走,李君誠干脆蹲下了身子,讓李炎旸趴在自己的后背上,親自背其回到寢殿之中。
到了寢殿之后,李君誠著人喚了太醫前來為其看診,更是親自為其更換了衣裳,安頓其躺下。
此時的李炎旸,已是老淚縱橫。
他與發妻感情深厚,后宮之中唯有皇后和其余兩個妃子而已,而他的兩個兒子也皆是皇后所出,他對兩個孩子也十分疼愛。
但即便手心手背都是肉,總有一碗水難以端平之時,尤其李君昊的性子像極了他年輕時候,意氣風發,性子果決。
尤其在與大周國交戰的這數年以來,李君昊更是表現出來了其十分出色的將領能力,讓他刮目相看。
李炎旸曾一度將李君昊列為金衛國太子的不二人選。
但而后的一些事情,讓李炎旸漸漸對這個大兒子十分失望。
從戰事接連失利時的剛愎自用,為持續戰事不惜付出一切代價的執拗,再到后來李君昊竟然為了抗議對金衛國有利的和談,不惜將他軟禁、苛待至此。
李君昊的眼中,唯有國主和戰爭兩件事情,毫無任何情誼可言。
反倒是李君誠這里……
李君昊謀朝篡位之時,李君誠遠在千里之外的大周國,形勢可謂十分被動,他卻能夠說動大周國派人相助,成功奪回的皇宮。
更重要的是,李君誠并不曾迫切地登上國主之位,而是極力地找尋他這個父皇,將他救出。
他這個父皇在李君誠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李君誠的品質本性,可見一斑。
從前,是他對這個二兒子栽培太少了……
李炎旸拉著李君誠的手,哽咽且聲音沙啞,“誠兒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