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禮身為御營提督,在大西軍之中的地位還要在白文選等都督之上,雖然張獻忠的御營為豪格所創,兵力大損,但王尚禮的助力是孫國主在遵義會議能夠上位的重要原因。
王尚禮起身,頗為激動道“國主受到神人托夢提點,必能驅逐韃虜、恢復中原”
“對”張勝等人跪拜了下來。
“國主必能帶著我們驅逐韃虜,恢復中原”
一眾駕前軍將士齊聲高呼,聲震九天
“眾將士請起,我孫可望必不負眾將士所托”孫可望豪情萬丈道。
無論是李定國集團還是孫可望集團的將領個人操守都非常高,李定國集團就不用說了,李定國病死荒野,麾下的吳子圣等人雖然降清,但也是在云南失守、天子棄國的絕境之下。
而孫可望集團雖然國主帶頭剃了發,但在云南失守之前,狄三品、王會等人即便被李定國大肆打壓卻依舊抗清。
張勝、張虎、王自奇、王尚禮那個時候已經死了,但從后續秦兵的表現來看,變成張國燾第一的孫國主或許能夠拉走張虎,但張勝等人在大局崩壞之前降清的可能性卻不大。
要知道在十年前的鳳凰山之戰中,張獻忠身死,數十萬大西軍身死,在絕境之下大批將士降清、潰散,能夠跟著孫可望四人殺進云南的都是經過大浪淘沙的淘下來的鐵桿反清分子,包括那時候的孫國主也是一個大大的英雄,在絕境之下堅持不剃發,寧愿拼死一搏也不愿帶兵投降豪格、鰲拜。
西營眾將都是大多是漢人英雄、華夏豪杰,正如大順軍兵敗如山倒之后留下的李過、高一功、劉體純、袁宗第、郝搖旗、黨守素、馬重禧、塔天寶等人一樣。
這些人要投降早在李自成身死,大順軍一敗涂地毫無未來的時候就投了,正是因為大順軍兵敗如山倒把隊伍中的不堅定分子、投機分子都篩選了出去,后面順軍才能夔東地區堅持抗清二十年之久,李來亨茅麓山一舉不知道后世多少人為之落淚。
而西營也是和闖營一樣的隊伍,隊伍中的不堅定分子、投機分子大多在張獻忠身死,大西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時候就已經篩選了出去,數十萬烏合之眾淘下來的兩萬多人中基本上都是抗清意志非常堅定的人。
只可惜南明離火、人心難測,十年前被豪格和曾英堵得毫無生路的孫國主,硬是竭力收攏隊伍,和三兄弟同心協力,以自身為誘餌擊殺了曾英,為抗清保留了火種,又經營云南,年年大熟,在西南重新開創了抗清局面。
十年后的孫國主卻心態炸裂,為了報仇不惜當了走狗,否定了自己前半生的功績,孫可望要是不降清,哪怕和張勝、張虎一起死在了內訌中,他的功績雖然在文人的筆中還是不值一提,但在后世等到所有的資料完成了對照后,孫可望完全能夠翻案,甚至孫李交惡在后世人看來罪責還會在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