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朕此舉有什么不妥嗎”孫可望反問道。
“稟陛下,天下之事,怎可因一人之死而改變呢”
歐陽直拱手道“吳三桂還有二十萬兵馬,陛下的本意是想要讓他們為王師前驅,掃蕩西土。”
“可若是昭告天下,行滅吳之舉,只怕吳三桂必然全力反抗。”
“況且以李來亨之死為理由,也容易讓馬唯興等人人人自危,增大我軍一統天下難度。”
“等到那時,因李來亨一人之死,我軍就要死傷動輒萬計。”
“更會涂炭生靈百萬。”
“微臣覺得,此舉還是有些不妥。”
此言一出,一眾文臣紛紛點頭。
孫可望因李來亨之死而逼著吳三桂狗急跳墻,魚死網破。
這無疑會折損大批兵馬,并且涂炭百萬百姓。
為李來亨一人如此,的確劃不來。
“什么叫做因李來亨一人之死”
孫可望冷冷道“天下生靈,被吳三桂之流給害死的何止千萬”
“如此漢奸,如不根除,以為后人之警。”
“那么待三百年后,只怕要涂炭的就不是百萬生靈,而后億萬萬漢人了”
“的確,朕先前也不愿意把吳三桂給逼上絕路。”
“可是此賊卻不顧朕的誠意,反而暴起發難,屠戮李來亨等數萬順軍”
“既然如此,那么朕也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他所屠戮的數萬順軍,不僅是華夏之民,而且還是朕昔日在寶慶戰友”
“若是沒有李來亨之助,孤在寶慶安能取得如此大勝為我大秦奠定開國之基”
“李來亨不同于其他人,他不是吳三桂和尚可喜,亦不是馬寶和馬唯興”
“他是朕式微之人,為了天下萬民,肯不顧自己,甘愿為朕做了嫁衣的華夏英雄”
“這樣的人死了,這樣的一支軍隊被吳三桂給屠殺了。”
“在朕心里,無異于被吳三桂屠戮了數萬云貴老兄弟”
“幾萬云貴老兄弟死了,你們說朕能善了嗎”
“若是你們覺得能善了,那他日你們這些老臣為人所害,那朕也覺得能善了”
李來亨和大順軍昔日為了天下萬民,為了漢人江山。
甘愿放棄私利為孫可望在寶慶打出了大秦的奠基之戰。
若不是有寶慶這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孫可望又如何順利地走到了今天
李來亨和大順軍雖然由于種種原因,始終無法左右天下大局。
為漢人驅逐滿清,恢復江山。
可是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
他們卻甘愿擔任配角,為孫可望取天下奠定了基礎。
天下之間,有幾個人沒有私心的
孫可望岔路口,不愿意拼光老本。
李定國廣西自立,又回師安龍,奪取云南。
鄭成功機關算盡,最后隊友死完,他前往江南收割,直接被滿清一戰打成了傻逼。
李來亨能夠在寶慶甘為綠衣,用以襯托孫可望這朵紅花。
他和他麾下的大順嫡系,毫無疑問是這個時代的一道璀璨的流星。
吳三桂殺了這些人,孫可望若是不加以嚴懲,以儆效尤。
那以后是不是豈不是漢奸當道,英雄流血又流淚
前明之亡,亡就亡在認了蒙元為正統沒有清洗掉漢奸。
這導致了三百年后,國風不正。
將領和士紳為了利益不惜賣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