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聞言目瞪口呆,整個人都懵在原地。
“王爺,末將對不起你啊”王屏藩嚎啕大哭,自責不已。
他手握的數萬兵馬現在已經成了吳三桂東山再起的唯一希望。
而他卻辜負了吳三桂的厚恩,把這支兵馬給丟了。
這讓王屏藩在吳三桂面前情何以堪啊。
“屏藩,你回來就好”吳三桂看著哭泣的王屏藩也是老淚縱橫。
事到如今他還能說什么呢
從而換來了永歷朝廷的眾正盈朝,李定國等人在史冊上的光彩奪目。
原本臭千里的水平就變得臭成了萬里。
“誰會為了我吳三桂選擇和孫可望為敵”
“沒錯,咱們漢奸和內賊一塊殺了。”
開關的大漢奸吳三桂反而是殺韃子殺得最多的人。
并與一眾吳藩降將祭拜,不忘故主。
從而讓日月換了新天。
經過清軍的大屠殺以及吳三桂的剝削后。
自滿清入關以來,陣亡的八旗將佐半數以上都是死于吳三桂之手。
比如說永歷之事,所有的正史都沒有記載為吳三桂所為,但是此事卻已經成為了鐵案。
孫可望的降清或許并不一定能夠盡數磨滅掉他的貢獻。
這些忠心將士知道,自己跟隨二十年的周王已經準備赴死了。
他曾在夾馬山之戰,以數百新騎擊退一千五百滿洲巴牙喇。
“而洪承疇之所以要掉黔兵入滇,那是因為李定國已經返回了云南,正在楚雄和洪承疇對峙。”
“王爺,打探清楚了。”
吳三桂功績足以彪炳史冊的。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都無不翹首以待,望眼欲穿。”
他愿意為吳三桂死戰到最后。
“可是你們卻有機會活下去。”
正如他為吳應熊和江漢百姓考慮過的一樣。
歷史就是這么的詭異。
而與此同時,西軍對西南故地的收復也在繼續。
整個黔東地區,不戰而落入駕前軍之手。
吳三桂望了一眼蘭州附近的戈壁,慘笑道。
二者合一,那么拋開吳三桂的黑點。
王尚禮之軍經過平越、新添,抵達了貴陽。
單是開關降清一舉,便是永遠無法洗去的惡名。
吳之茂生死不知,王屏藩雖然丟了兵馬。
既然如此,吳三桂已死,整個陜甘也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
可是他這個平西王卻并非對漢人一無是處。
“國主,吳三桂已死,只是云貴等地尚在吳軍手中。”
只是對于孫可望來說,天下之事,卻還沒有完結。
只可惜這兩份功績卻在吳三桂的身上。
他唯一能夠知道的那就是王尚禮的六鎮兵馬,對于西南之人來說。
若是他不開關,大順政權完成可以頂住滿清的一波進攻。
孫國主只能以一己之力,背負起所有的責任。
吳三桂悲從心里,拔出了自己的佩刀。
若非出現了改流歸土的奇葩。
吳三桂這個歷史上和他齊名的大漢奸。
吳三桂的戰績遠勝于二人。
西南之地也不會偶而出事。
在三藩之變時,八旗兵的損失遠超南明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