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事情吳三桂也必須去背負。
所以二八開,八分過,二分功,便成了孫可望對他的評價。
吳三桂在殺韃和土司兩事上,都是做出了巨大的功績的。
昔日被李定國的舊制所吸引的西南士紳、土司。
所以說,孫可望給他一個八分過,二分功的評價并不為過。
又將找到了吳三桂被啃食過的身體,將其挫骨揚灰。
漢奸已死,吳三桂的后世名自有定數。
孫國主歷史降了情,所以很多事情他就得去背負。
滇王王尚禮親提六鎮兵馬自武岡開進。
遂從西門出城而逃,貴陽遂為王尚禮所得。
這幫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主。
結果其他人皆脫身,罪名唯有吳三桂一人擔當。
吳三桂的第一份功便是反清。
如今就被吳三桂和洪承疇盤剝已久。
他曾在遼東闖陣救父。
既然如此,打云貴那還需要孫可望的主力出動。
在孫國主以貴陽為行在之時,他這個貴陽鎮總兵的份量可想而知。
另一名部將賀天云亦開口道。
西安城中,得知吳三桂身死之后,孫可望緩緩開口道。
那就是吳三桂很多時候是會注重感情,是會為他人所考慮的。
其實也不是沒有對漢人做出過功績。
“事到如今,本王已經無路可走,唯有一死,才能讓你們這些將士活命”
比如說開關之事,王永吉等人是謀劃的主使。
無論是現在的北伐推遲,還是歷史上的頓兵湖南數月。
清軍入滇之后,短短了幾個月時間,云南便戶口減半。
“吳三桂的尸體拿去喂狼,首級就不必了。”
“八分過,兩分功。”
“我吳三桂縱橫天下二十年,沒想到如今卻要葬身于這凄涼之地了”
十之六七的人甚至已經住進去了。
如果歷史上他沒有反清,那么或許他的名聲會好上許多。
吳三桂號稱斬清將九百余員,招降滿清文武五百二十六人。
“我死之后,汝等可遣我的首級,活命去吧。”
可是他為自己的兒子,卻能夠坐失戰機白白流失。
讓漢人徹底掌握了云貴兩省。
甚至在攻打荊州之時,寧愿兵敗都沒有挖開萬人堤,淹死江漢平原的百萬生靈
這個十分復雜的人物,也是一個承擔了許多污水漢奸的。
他曾在寧遠,以兩萬殘兵擊退濟爾哈朗的六萬兵馬。
吳三桂開關致使天下淪喪,可是卻能保持軍紀,盡量地不擄掠百姓。
歷朝歷代的改土歸流功不可沒。
“貴州之兵多為洪承疇所調。”
吳國貴、胡國柱、夏國相等人皆為他而死。
整個云南的士紳和百姓還剩下多少孫可望不清楚。
其中李定國拿了不過區區六十六個八旗將佐的人頭。
它原本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
“兩分功”
吳三桂也不想再讓這些人白白赴死了。
單是這一條就足以讓他被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永世不得翻身了。
“不止如此,當擒拿朱由榔這個逃跑天子,獻于陛下面前請功。”
孫可望的大勢已成,只需等著王尚禮的捷報就是了。
王屏藩和高得捷帶著他的尸身向駕前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