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仍舊建制齊全,軍心未潰。
lt;divcss=tadvgt;隨著雙方騎兵的追逐。
戰場已經不知不覺地倒向了昆明方向。
而此時此刻,白文選正帶著明軍大隊和十余頭戰象正在向李定國靠攏。
“快!快派人去通告陶以智!”
“切勿輕敵冒進!”
“李定國可是最擅長誘敵深入,以奇制勝的!”
眼見陶以智帶著吳軍的騎兵已經不見了蹤影,洪承疇頓感不妙,趕緊下令道。
李定國的部隊,最大的特點便是堅韌不拔,韌性十足。
這樣的部隊可以被擊敗,但不可能被輕易擊垮。
即便在逆境之中,他的晉兵都有足夠的能力能進行反手一擊。
從而逆轉戰局。
從衡陽到磨盤山。
李定國本人以及他麾下晉兵的特性早已經被洪承疇研究透了。
所以他在云南效仿尚可喜的招數,穩扎穩打,不留破綻。
準備以資源壓制拖垮李定國。
只是如今,他一直避免的事情卻發生了。
陶以智帶兵猛進,雖然看似擊敗了李定國。
可是誰又能清楚最后的戰局會如何呢?
所以洪承疇也只能亡羊補牢,試圖拉住陶以智這匹脫韁的野馬了。
咻咻咻——
鐺鐺鐺——
大路上,吳軍騎兵瘋狂地追殺。
李定國的晉兵屢屢被咬上。
但是每一次都在搏殺中,擊退了吳軍。
保持著建制而退。
隨著戰事的發展。
吳軍連續追擊六七十里,已經是人困馬乏,斗志不再昂揚。
而李定國的部隊雖然損失慘重。
但依舊保持了強大的組織力和戰斗力。
“放慢速度,把吳狗引到鞏昌王那里去!”
李定國見狀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便下令麾下騎兵放慢速度,釣著吳軍的騎兵繼續追擊。
在你來我往中。
吳軍又提著一口氣追了二三十里。
期間又斬殺了兩三百明軍。
使得李定國的部隊陣亡者高達七八百人。
加上掉隊和負傷的人。
這支三千人的騎兵部隊,傷亡率已經高達了百分之五十。
不過即便如此,明軍依舊建制齊全,組織完整。
昔日李定國的三萬晉兵在北盤江損失大半。
可即便如此,他以六千殘兵依舊能夠打出磨盤山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戰役。
而今三千騎兵縱使損失一半。
可在李定國的指揮下依舊沒有被打垮。
韌性一直都是晉兵晉將們的決勝法寶!
看著遠處高揚的大旗。
陶以智擦了一把冷汗,督促著自己的部隊繼續向前。
正如磨盤山大捷之時,吳三桂和多尼沒有料到李定國在潰敗千里之后依舊能夠組織殘兵展開決戰一樣。
此時的陶以智,也一廂情愿地認為。
李定國的部隊在敗退百里后,已經沒有反抗的余地。
明軍在繼續后撤,吳軍在繼續追擊。
此時此刻,三千明軍已經損失了一半。
而近六千吳軍,在追擊中。
陣亡、受傷、掉隊者也高達三千余人。
陣亡和受傷倒是其次。
在漫長地追擊中,陶以智的部隊產生了大量掉隊。
而就在此時,一支騎兵打著明軍的旗號出現在了李定國的視線中。
“文選來了,戰機到了!”李定國見狀欣慰地自語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