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ure的店鋪內,羽生秀樹與椎名信定一番交談,大概了解了這家店鋪如今的情況。
怎么說,一年多的時間下來。
因為椎名信定大膽前衛,不拘一格的設計。
對小眾文化的包容。
對于新興街頭流行元素的迎合。
讓這家店鋪如今在紐約ho,甚至是整個紐約的街頭文化圈子里都小有名氣。
而就在他們聊天的時候,羽生秀樹也親眼見識了,這間店鋪的生意還是相當不錯的。
這種小眾圈子,獨立特行的文化商品一旦將名氣打出去,就會不自覺的吸引一些自詡“獨特”的“藝術家”的支持。
借助這些人的口口相傳,店鋪往往會在一定范圍的圈子內,擁有不少死忠顧客。
此時同樣在紐約ho打工,另一個時空的sure的創始人詹姆斯杰比亞,走的同樣是這條路。
對方對sure所謂“風格”的堅持,讓sure有著眾多的死忠粉,也讓這家店鋪每次上新,都有大量消費者排隊購買。
但這種做法固然有好的一方面,自然也有其弊端。
過于小眾的經營路線,讓sure空有逼格,商業擴張卻極為緩慢。
不但被各種山寨品牌搞得苦不堪言。
商業盈利也十分不樂觀,最好時市值也不過二十多億美元。
還有一個最要命的,就是過于追求自我的“藝術”與“小眾”,導致在產品設計上漸漸被主流所拋棄。
巔峰之時,sure在霓虹甚至能比肩v,香奈兒等一眾大牌。
可短暫的巔峰過后,卻很快被后起之秀所超越。
在市場上舉步維艱。
追求所謂的逼格當然沒錯。
但這樣做,就要準備迎接被市場所拋棄的后果。
這時候,去港口取貨的石冢義行回來了。
這家伙果然如椎名信定所說,造型并沒有變得太過夸張。
但作為潮牌店的管理者之一,他也同樣穿上了一身sure的服裝。
帽衫,寬腿褲,外加一雙平底鞋。
與在霓虹時西裝革履的樣子完全不同。
眼看兩人都到了,羽生秀樹該了解的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索性便開門見山的詢問,“我覺得sure已經到了新的發展階段,對于下一步該如何走,您們有什么意見”
椎名信定撓撓頭,看向石冢義行。
他自己只關心產品設計,對于店鋪發展什么的,一向都是由石冢義行負責。
石冢義行也不怯場,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會長,我接下來想繼續擴大sure在紐約街頭文化中的知名度。”
羽生秀樹問,“你準備怎么做”
“我在布魯克林區找了一處不錯的商鋪,商鋪門口有一大片空地,我打算把商鋪與空地都租下來。
然后在商鋪里開設sure于紐約的第一家分店,再把空地改造成可以玩滑板的場地。
我的目的是把新店鋪和場地打造成一處紐約街頭滑板文化的聚集地,這樣sure也能跟著獲得好處。”
石冢義行的想法很不錯,羽生秀樹滿意的點點頭。
不過他見石冢義行說完后就不再言語,有些奇怪的問,“只有這些嗎”
石冢義行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暫時我也只想到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