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好還在“巴巴巴巴”叫個不同的女兒后,他這才轉頭對丹特凱恩道。
“呵呵,很好,讓他們自己斗就可以了。”
“你先看看。”
“聯絡了不少,資料我已經整理好了,不過我對現有的并不滿意。”
既然丹特凱恩都說沒什么合適,那他也沒必要太著急。
丹特凱恩很是誠懇地勸了一句。
丹特凱恩回答,“沒有,他們的矛盾我們并未參與其中。”
“沒關系,老板這次專門叫我來,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吩咐嗎”
一個是利益為先的風險投資商人。
一個確是工程師思維。
這兩方鬧翻,那是遲早的事情。
羽生秀樹不打算參與其中,畢竟暫時看來,這兩方的爭斗對思科來說,某種程度上是有益的。
“還有一件事,那便是老板推薦的約翰錢伯斯,我已經通過獵頭公司聯絡上了,對方表示暫時不打算離開王安電腦公司。”
聽到丹特凱恩的話,羽生秀樹對于沒能請來約翰錢伯斯有些遺憾。
但他也能理解約翰錢伯斯的選擇。
約翰錢伯斯現在可是王安電腦的高層,王安電腦此時的業務遍布全世界,1986年銷售額高達三十億美元。
不管怎么看,約翰錢伯斯都沒理由放棄在王安電腦的大好前途。
然后選擇一個才剛剛開始創業,年銷售額不足千萬美元的小公司。
不過他卻不打算放棄,吩咐丹特凱恩,“保持溝通,表達我們的善意和誠意,相信他會被我們打動的。”
“好的,老板。”
羽生秀樹要求,丹特凱恩只能答應。
不過看其表情,顯然不認為只靠善意和誠意就能打動約翰錢伯斯。
畢竟現在的思科和王安電腦公司,差距實在是大到離譜了。
羽生秀樹自然看出了丹特凱恩的想法,但他卻沒有繼續解釋。
因為連他自己都不信什么誠意和善意。
他之所以要求丹特凱恩這樣做,是因為他了解王安電腦公司的發展。
去年,也就是1986年,是王安電腦公司最巔峰的一年,但也是最后的輝煌了。
1986年11月,王安電腦的創始人王安,因為身體原因選擇了退休。
出于華人創業者的習慣,王安不顧董事會和公司高層的反對,選擇讓他的兒子王烈接任公司總裁。
而王烈這位接班人,比起他的老子,只能用“志大才疏”來形容了。
接班第一年,王安電腦公司因為決策失誤,就開始麻煩不斷,各種問題頻出,公司市場占有率迅速萎靡。
整個王安電腦公司帝國,以難以想象的速度開始崩塌。
1986年還能創造三十億美元營業額的王安電腦公司。
結果在1987年,就始料未及的出現了虧損。
到了1988年,虧損甚至達到了夸張的424億美元。
諷刺的是,這一年王安榮登阿美利卡發明家名人堂。
而王安所一手創辦的公司,卻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境地。
高層出走,業務骨干叛逃。
現在,王烈這位接班人才剛剛上任,雖然已經露出了一點讓公司高層不滿的苗頭,但還沒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所以說,只要他們這邊與約翰錢伯斯保持聯系,持續的釋放誠意和善意。
那要不了多久,王安電腦公司的繼承人,自己就會幫忙把這位“地表最強ceo”,推到思科的懷里。
說完約翰錢伯斯的事情,羽生秀樹又與丹特凱恩溝通了希望天使投資的其他業務情況。
比如收購星巴克后的每日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