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保英一見狀直呼,“老板,你肯定練習了很久吧。”
羽生秀樹卻搖了搖頭說,“并沒有。”
他說話時,手指突然一抖,名片便從食指上滑落,掉在了地上。
他沒有去撿那張名片,而是轉頭對神保英一說。
“明白了嗎?我能玩得轉,是因為我不在乎它會掉落。
你越是對它患得患失,反而越容易失去它。
女人,也是一樣的。”
羽生秀樹說完,拍了拍神保英一的肩膀后直接起身。
“好了,我也該到前面去了,電影你想看就看,不想看的話可以先回去了。”
……
接下來,當羽生秀樹在前排與伊藤信介坐在一起,電影也很快就開始播放了。
然后,羽生秀樹就看到了一部故事大差不差,但“意境”與南韓版本完全不同的《我的野蠻女友》。
對于這點,羽生秀樹倒不意外。
畢竟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
霓虹的這個版本,感情更加內斂。
而且在描寫女主角風間飛鳥“野蠻”一面的同時,也隱隱刻畫了霓虹社會對女性的壓迫。
兩相襯托之下,就更顯得風間飛鳥這個角色越發出彩了。
如果說南韓的《我的野蠻女友》,男主角車太賢雖然是綠葉,但還有著自己獨特的發揮的話。
那這部由伊藤信介執導的《我的野蠻女友》,男主角織田裕二除了最后給情敵訴說十條時,把現場感觀眾感動到不行以外。
其余電影的所有高光時刻,卻全都給了女主角風間飛鳥。
這個表面看似野蠻,實則深情的女孩子。
只是用野蠻來偽裝自己,對抗霓虹社會對待女性的種種壓迫,又或是一種另類的反抗表現。
偏偏伊藤信介把這種抗爭的感覺與愛情結合的很巧妙。
不會讓人覺得過分,又能激發出大家的同情與理解。
羽生秀樹里的角色,竟然在電影中有種莫名的升華。
這讓他不得不感慨,伊藤信介的執導水平,已經可以說進入大師境界了。
而同樣讓人驚艷的,還有風間飛鳥的扮演者鈴木京香。
嬌蠻任性,深情暗藏,那無聲無息的抗爭,那對待壓迫的不屈,柔弱卻又有力,平凡卻又堅強……
這個年輕女孩子的演技,簡直絕了!
真的屬于那種天賦型,老天爺追著喂飯吃的演員。
整部電影看下來,完全可以歸類為純情片范疇。
男女主角最親密的戲份,也僅僅男主是背著女主。
電影的最后,仍是以男女主角在人群中的回眸作為開放性結局。
如原著一樣,沒有說兩人重逢或是錯過。
而結尾的歌聲響起時,又給了羽生秀樹一個意外。
這部電影,他除了最初的劇本以外,并沒有參與到拍攝之中。
自然,也不可能給電影提供配樂了。
電影之所以和南韓版本一樣,使用《卡農》作為配樂,是因為原著里寫了,女主彈鋼琴演奏的就是卡農。
至于結尾時播放的歌曲,之前在整片里也短暫出現過,只是羽生秀樹專注看電影,一時沒有注意。
現在一聽才發現,這不是鄧麗君那首《別れの予感(分手之預感)》嗎?
這首歌是鄧麗君1987年愛情三部曲后,作為第四首的接力歌曲。
歌曲當然很好聽,鄧麗君的演唱自是不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