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八十年代末這個時期,灣灣經濟其實和霓虹走了差不多的趨勢。
八十年代初期到中期的經濟騰飛,讓灣灣的匯率如霓虹一般直線飆升,從四十灣灣幣兌換一美元,來到了二十五兌換一美元的比例。
而匯率上升之后,受益于灣灣經濟飛速發展的影響,灣灣金融市場也迎來了自己的經濟泡沫,甚至連時間線都和霓虹差不多。
灣灣股指1987年開始,直到1990年初,從原本的1000點飆升到了巔峰時的12682點。
三年時間不到,股指翻了整整十二倍還多。
如此夸張的漲幅,即便是霓虹泡沫經濟都難以比擬的。
三年的瘋狂牛市期間,灣灣股民即便是閉著眼睛隨便選一支股票,每個月都能有百分之五以上的收益。
如果采用融資手段加杠桿炒股,那每個月百分之十五到二十都是輕輕松松的事情。
這還只是普通股民的收入,那些大莊家的收入只會更加夸張。
甚至在這個瘋狂的時期,就連灣灣的極道都沒工夫爭搶地盤,而是全跑去股市炒股了。
當然,比霓虹還要瘋狂的泡沫,也注定會迎來比霓虹更慘烈的崩盤。
1990年初,隨著霓虹股市崩塌,泡沫經濟被刺破,灣灣也迎來了自己的經濟雪崩。
八個月時間,估值從12682點開始崩盤,一直狂泄到2485點才止住,一萬點消失不見,海量財富煙消云散,無數人家破人亡。
當然,如今這個時間點,距離灣灣股市崩盤還很早。
所以臺積電的這些投資商,之所以想要套現手上被強迫購買的臺積電股份,無非也是想著快速進入股市賺錢罷了。
這和當初那些霓虹投資人,把東北能源的股份賣給他的想法是一樣的。
經濟由實向虛,往往不是由人決定的,而是由利益決定的。
畢竟做實業投資大,見效慢,而且風險還高。
金融行業花團錦簇,牛市時躺著都能輕松賺錢,還能利用資金坐莊,或是利用各種杠桿賺大錢。
所以當大家發現在金融市場來錢更加容易,更加快捷的時候,自然就會用腳投票,把資金轉入更賺錢的金融市場了。
而這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
畢竟全球經濟,自由經濟,說白了就是最高效的利用資本力量。
而資本的投資邏輯,是和實業完全不同的。
當然現在老大哥還在,說這些未來的趨勢還沒有意義。
羽生秀樹只是通過灣灣如今的金融市場現狀,判斷臺積電這些投資人比他的心還要急。
雖然他不介意溢價去購買這些人手上的股份,但這樣做卻顯得不合常理,所以他才會繞了一大圈,猶猶豫豫到明天才決定。
至于灣灣股市如此瘋狂,他的資本力量為什么不來插一手。
還是那句話,盤子太小了,經不起他折騰。
之前股災的時候,神保英一就來埋伏了一手。
也只有在那種大動蕩的時候,小池子才能擠出一點水來。
而下一次,那就要等到1990年初灣灣股市崩盤了。
那時候他在霓虹市場的大量資金全部撤出,彈藥充足,正好能安心的搞事情。
畢竟他可是知道,這時期的灣灣股市其實和某a也差不多,垃圾股被炒上天,真正的好股票卻無人問津。
這種詭異的情況,直接把灣灣股市推到了全球最沒有投資價值股市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