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東西,他大哥他們也不是很清楚,畢竟都沒和錦衣衛的人打過交道。
對于這個時代的官方來說,他們是不看衣服只看腰牌和印信的。
而此時的戒慎堂里,掌管此地的考官正在幾個房間里來回走動,新收來的試卷要在這里檢查彌封情況,然后送交隔壁專門譽錄的房間進行謄抄,這里有大量從下面各府縣官學拉來的抄手,專門抄寫考生的卷子,考生的墨卷是不能直接送到同考官跟前的。
而謄抄完畢的卷子,也不是就走完全部的程序,他們還要被送到旁邊的對讀室里進行核對,保證謄抄的卷子和原卷完全一致,甚至考生的錯字都必須標注出來。
程序走完這一步后,才是分卷。
江西鄉試的閱卷官一共是六人,其中主考、副主考各一人,同考官四人。
所有考生的試卷分成四份,先要送到同考官那里進行初選。
其中被認為有實力上榜的卷子被同考官們找出放在一邊,這些就是“薦卷”,也就是他們推薦的卷子,然后再有副主考進行篩選,再次絀落一批后,剩下的才叫到主考大人那里進行最后的裁決。
最終,在這數千份卷子中,只會保留九十五份卷子作為乙榜上榜試卷,而書寫他們的考生也就是這一科的舉人老爺了。
至于副榜,好吧,其實對于他們來說,是沒人在意的。
魏廣德在客棧里舒舒服服睡了一覺,連續多日的睡木板,讓他完全沒有獲得良好的睡眠,現在這樣的日子總算是過去了。
考生們在離開貢院后就輕松起來,而此時貢院的衡鑒堂里,幾位考官每人一間屋子,進行獨立的閱卷工作,不斷有卷子被扔到地上,也不時有卷子被放在旁邊桌上。
這些,就是幸運的通過第一關的試卷了。
考官們也只有在吃飯的時候才會聚在一起,但是也沒什么話題,畢竟整天都在看著那些試卷。
還好的是,這些都是秀才的文章,文章水平總要比院試審閱的那些卷子強上不少。
“這江西的考卷,確實要比我在山東那邊看的文章水平強上不少。”
巴拉著碗里的飯菜,有考官感嘆一句。
“北方的士子,總體來說和南邊的差了不止一星半點,很正常。”
“你們還是只看首場的八股文章沒看后面的策略”
“當然要看了,我可想看看那個叫魏什么的,試卷是不是交到我手里,我也想知道他這次的平倭策能夠提出什么新鮮的想法。”
“嗯,我也是,不過現在看到的都很平淡,沒什么東西,都是老調重彈。”
“大家想到一塊去了,呵呵”
“科舉考試,本來就是為國舉賢,就像上次那些考官們說的,文章好,那是賢臣,策論好,那也是一位干臣,都需要,你們說是不是”
四位同考官隨意的聊天,旁邊屋子里本次鄉試的主考、副主考都只是相視一笑,隨即輕輕的搖搖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