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聽說吳江那邊是俞大猷,立馬對自己的猜測增加了點信心。
人的名樹的影,魏廣德不相信名氣很大的俞大猷會對付不了幾十個倭寇。
倭寇在南京城下做的事兒,這個時候怕是周邊官軍都已經知道了,剿滅這股倭寇,雖然不算潑天功勞,畢竟倭寇人數不多,可是卻很可能被朝廷高層注意到。
沒有哪個武將不想在上面漏這個臉的。
懲罰,那是對南京的守備和文官,對于衛所武將來說,就算是吃了敗仗的建陽衛,指揮都戰死了,估計不僅不會被罰,還會有犒賞。
猶豫間,有親兵小聲稟報道“指揮大人,我們的人要走遠了。”
眾人這才驚覺,他們分析敵情的時候,所帶的隊伍已經經過了他們身旁,向著遠處的溧陽縣城進發。
在戰區,因為附近存在倭寇,這里也就是戰區了。
脫離了大部分,自然是不安全的。
“蹬蹬蹬”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身穿行蟒服的官員沿著宮道快速往里一路小跑,右手舉著一份文書,身后還有兩個穿著飛魚服的武官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趨。
來人四十多歲的樣子,可是依舊身手矯健,從宮門進來后一直保持著這樣的速度往永壽宮而去。
不多時,在永壽宮中。
“嘩啦啦,啪啪啦啦”傳出摔東西的聲音,此時永壽宮內外的人,聽到這響動立馬噤若寒蟬,說話做事都打起十二分小心,生怕惹得上頭不高興,受到處罰。
永壽宮里那位,對于犯事之人,可是絲毫不手軟的,直接叫人拖出去打死也不是稀奇事兒。
或許是沒有能摔的了,屋里的動靜才漸漸消失,隨即隱約傳出對話聲。
不多時,就有小太監從永壽宮里沖出,一人直奔西苑值房,另有數人沖出了西苑奔向內閣和六部的位置。
南京城下發生的一幕幕,通過錦衣衛的消息傳遞系統,搶在南京官老爺奏疏之前到了嘉靖帝手中,一場暴風雨在西苑上空醞釀。
良久,在那身著蟒服官員的服侍下,一身道袍的嘉靖帝走到永壽宮門外,看著天空那密布的烏云,良久才張嘴說道好啊,終于是要下雨了,今年到這個時候,總算要下雨了。
蟒服之人自然是后軍都督府左都督,錦衣衛指揮使陸炳。
他對嘉靖皇帝自然非常熟悉,看似是對天空烏云密布的一番感慨,可是陸炳心里很清楚,自己打小服侍的這位主子,翻臉比翻書還快,說話也喜歡這樣,常常一語雙關。
下雨了,下雨了,皇帝的怒火可不就是那些文官口中的“雷霆雨露”嗎
陸炳自掌錦衣衛事以來,一直謹小慎微,雖然也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兒,可在宮外消息的傳遞上,歷來都是如此,絕不隱瞞、拖延,哪怕得罪的是當朝首輔,皇帝最信重之人。
他很清楚皇帝的習慣,只要一次被他發現瑕疵,他不會當面說什么,但是內心中的那根刺已經扎下去,就拔不出來了。
遠處,淅淅瀝瀝的雨水已經落下,由遠及近。
終于,在永壽宮外的廣場上,雨水不斷落下,很快就濕透了地面。
遠處,一個身著紅色官衣的老者在一名太監的帶領下頂著風雨正急急忙忙的趕來,而在西面紫禁城那邊,內閣和六部衙門里,傳旨的太監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