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老爺子的話,張世貴知道無法挽回,老爺子應該是算計好了,這樣做對自家最有利,不過他還是把心里的疑問提了出來。
“別去想了,就是個廢物,兩百多人連一仗都打不下來,還把命丟了。”
張慶搖著頭,根本沒把鄭義祥的死往心里去,就算有問題又如何,還能為死人翻案去
死了,就沒有價值了。
“可是”
張世貴斟酌著用詞,好半天才繼續說道“讓占魁和魏勐爬的這么快,以后就不好控制了,而且到時候占魁職位還在我之上。”
“你呀,跟了我這么久,還是沒明白咱們衛所武官是個什么地位。”
張慶看了兒子一眼,“在衛所任職,最重要的不是官職大小,而是上面的靠山。
還有個更重要的,好些人還沒想明白,我感覺到是魏勐那小子瞧出了點什么,那就是別輕易挪窩,就算要挪,那也得有后手,有備無患。”
張世貴這會兒滿頭問號,老爹前面的話,他懂,后面就是在費解。
“少挪窩。”
張慶看著張世貴淡淡說道“只要留在本衛所升遷,才能讓小的繼承到什么。
等你熬夠資歷,想要上位,簡單,通過公爺的關系,把人調到南京京營去就是了,那里指揮多如狗,你才能順利上位。
我之所以一直賴在這位置上,還不是因為你襲職只能做僉事,同知的位置肯定保不住。
你記住了,任何時候都不要謀求升遷,就留在衛所里,九江可是好地方啊。”
張世貴點點頭,他明白老爹的意思了。
不管是吳占魁還是魏勐,要是不聽話不老實,就把人調南京京營去,就算給他們升半級,算起來也是虧。
他們張家哪都不去,就留在九江衛里。
“那吳棟、文才又怎么處理”
張世貴又想到吳魏兩家留的后手,他有點不確定,千戶和百戶也能勞煩公爺出手
“留下吧,他們倆和宏福關系不錯,以后位置還不是留給宏福的,他也需要幫手幫襯。”
張慶看了眼張世貴,“怎么說都是親戚,你還真能把事兒做絕了。”
“難怪上次立功,他們只想讓兒子襲職,留在他們的缺上,甚至要是不能襲職,他們升遷都不要了。”
“呵呵,你才明白。”
張慶又瞇起眼,“這次事兒辦的不錯,公爺很高興,誰能想到這么湊巧,那邊圣旨剛下,陳洪陳公公還在催著公爺發兵圍剿倭寇,這邊的仗就打完了,報捷文書就送到公爺手里,嘿嘿
等勘驗文書送來,你就去南京城面見公爺,露個臉,順便把我請辭的文書帶過去,這當口這些應該能成。”
幾日后,中溪鎮。
駐扎在此十來日的明軍終于再次整隊,和縣衙書吏辦理交接手續后,九江衛四百多人依舊分成三隊原路返回,這次他們的目的地是蕪湖,和九江衛大隊匯合,然后回返駐地。
一路上很順利,經過溧陽縣城時,溧陽縣令還組織鄉紳送來不少酒肉。
這一次出征,右軍千戶所的那些軍漢可是吃的滿嘴流油,以前哪有這么好的事兒,能吃飽就算上官恩賜。
吃了敗仗,死了不少人的后軍千戶所就悲催多了,分的酒肉最少,他們還不敢說什么,他們的領頭上司都死在倭寇手中,現在這支隊伍里的指揮都是右軍出來的,能說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