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詹事,四品官,也不算小了,在朝廷里也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臘月二十九在江西會館吃了頓酒席,到了年三十自然在京備考的舉子又都聚在九江會館里一起吃年夜飯。
“也不知道這個時候還有多少人還奔波在來京的路上。”
現在天氣已經異常寒冷,今白天又下了一場大雪到天黑的時候倒是停了。
“就是因為天氣冷,所以我們才十一月就進京,趕在年前到的京師。”
勞堪夾了一筷子菜放嘴里說道“要是真坐船進京,到山東那塊就走不動了,還是的下船找車過來。”
“這天氣也不知道怎么會事兒,南邊旱災厲害,北邊也是,今年北方一直到九月才下雨,你們過來怕是也看到了吧。”
“那是,田里都能跑車了。”
“天也冷啊,長江還算好,大江嘛,沒可能上凍,聽說去年蘇州那邊幾條河都凍了。”
“今年江西收成也不好,全靠湖廣那邊還湊合。”
“要是這天氣一直這樣,都不知道明后幾年米價是什么樣,聽說京城里幾個倉庫都要空了。”
“不可能,漕糧怎么著也要保證,不然北邊幾十萬邊軍怎么辦。”
很快,因為天氣原因眾人就開始七嘴八舌起來。
民以食為天,在飯桌上吃菜喝酒,屋里點著不少炭盆,暖和。
可是出門是什么情況,滴水成冰。
“山陜那邊月中又鬧了地龍翻身,好像這幾年也是不得了。”
“你在哪兒聽說的”
“就昨日,聽戶部人說的,奏疏上來了,可朝廷沒銀子賑濟,內閣和六部還在扯這個事,看從哪兒弄來銀子。”
“有說法嗎”
“據說打算動修居庸關城墻的銀子,扣一半送山陜那邊應急。”
北京,是大明帝國的中樞所在,自然各種消息也是傳播最為迅速的地方,在這個時代,一個地方遭災,也只有官府的驛站才能在半個月時間里把消息傳遞到這里來。
魏廣德之前在南昌城的時候,就聽吉安那邊的學子說過朝廷銀錢緊張,完全就是在東挪西借湊銀子維持著局面。
在這里坐了一會兒,就聽到類似的消息佐證之前聽說的事兒,看來大明朝這個家是真不好當。
長期在地方上生活,魏廣德又曾經把江西轉了一遍,對下面的事兒還算知道的多。
其實,大明朝的賦役,是真的不輕,后世有種說法是明朝稅少,其實是錯誤的。
事實上就魏廣德了解到的情況,明朝的正稅很低,正稅也就是中央收取的稅銀,這部分確實很低,可以說低的發指。
但是老百姓要繳的稅卻很高,那是雜稅。
到是有點像后世國稅和地稅的區別,只是稅收分配上,地稅占的比例奇高,而國稅卻非常非常少,有點后世稅改前的模樣。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這話可不是白說的,不是說在地方上怎么搞銀子,比如募捐工程、賣府試名額啥的,就這雜稅這一塊,基本上收上來就到了官員手里,只要把下面的人喂一點,然后把賬做平,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了。
至于先前說的天災,魏廣德早就注意過,之前鄉試就考過,有什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