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明朝京城的行政劃分也很有意思,以北京城中軸心東西分別歸屬大興縣和宛平縣。
五云坊、保大坊、南薰坊等二十多個東面坊市就屬于大興縣,而萬寶坊、時雍坊、阜財坊等西面坊市則歸宛平縣管理。
魏廣德點點頭,倒是不怕牙人起什么幺蛾子。
“張吉,你跟著一塊去吧,叫李三駕車過去,快點。”
這會兒送走了原房東和南熏坊的總甲等人,牙人和張吉都跟著出去了,魏廣德就在院子里逛起來。
走到了后院,看到拔步床,魏廣德一下想起來,貌似還沒有賣東西。
院子里家具很齊全,可是日用品顯然很多都要更換,搬家也得去廟觀里請人看看期。
魏廣德心說,短時間內看樣子還搬不進來住了。
不過,房子已經買下,這些就是時間問題,還有就是這么大的院子,魏廣德尋思著還得買些下人回來,一方面伺候自己起居,還有負責院子的打掃。
看來,還要和牙行的人打交道。
說起這牙行、牙人,也算是很有點歷史了,據說最早記有關“牙人”的記載是在西周時期,當時還不叫“牙人”,而被稱為“質人”,牙人是唐朝時候才改的名字。
其實朱元璋是不喜歡牙人的,大概是覺得他們和商人一樣不事生產。
不過到了現在,牙行已經遍布全大明,牙人自然也是一樣,成為參與商貿交易的中間人。
魏廣德覺得,那個市舶司的功能倒是和牙行有點類似,都是中介服務,還賺錢。
不過這門生意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官府對他們的管理很是嚴苛,也因此牙人和衙門里的人都還算很熟悉,常有內外勾結的事兒發生。
值得一提的就是,明朝禁止買賣“人口”,而魏廣德要通過牙行買進的下人,自然不在“人口”當中。
實際上,中國歷朝歷代都嚴禁買賣人口,漢朝執行的法令是拐賣人口的人販子,已拐未賣的人販子,都處以磔刑,就是處死后并肢解尸體;明知道是拐賣行為仍然參與買賣,和人販子同罪。
大明律的規定則是拐賣良人為奴婢,杖一百,流三千里;拐賣當妻妾子孫,杖一百,徒三年;因而傷人者,絞;因而殺人者,斬;被拐之人與親人團聚;以過繼立嗣為名進行拐賣,罪同以上
不過,這些法令針對的是良人,也就是有戶籍的平民、自由民,不包括賤民,所以明朝常對罪民家產充公,婦人充入教司坊或是發賣。
魏廣德他們找的是官牙,要找下人自然也打算通過他們進行,對于良民,官牙也不敢買賣,不過有變通之法。
當然,魏廣德也沒那興趣,就是找幾個伺候人的丫鬟而已,負責后院灑掃,前院交給張吉和李三兩個就夠了,
只不過這事兒還要等搬進來的時候再說,現在并不急。
晚點,張吉帶回來從大興縣衙拿到的房契,這次在京城的置業行動算是完成了。
鎖好門,他們還要會九江會館居住,在車上魏廣德就把鑰匙交給張吉,讓他采購生活用品,算入住時間的事兒,還得自己親自辦。
第二天一大早,魏廣德來到翰林院就盤算著去找尹掌院。
不過這會兒時候還早,尹掌院未必這么早就到了院里,所以他在自己的公房里喝喝茶,看看書消磨一會兒時間這才出門。
到了掌院公房外,此時看到大門已經打開,知道尹大人應該是來了,讓門口的書吏進去通報一下,在得到里面的消息后,魏廣德這才整了整衣冠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