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還沒有等到萬戶大人的命令,眼前的明軍在快速射出幾波箭雨和炮擊后,再次開始向軍營靠近。
第二次的推進,自然還是明軍軍陣后的魏廣德和劉大章爭論后的結果。
已經看出了現在的局勢不利于明軍,劉大章其實已經有些打退堂鼓了,在他看來,組織起今晚的這場偷襲戰,已經可以在翁溥大人那里交差。
只是可惜,身邊這個翰林院的檢討太不識趣。
打仗那是鬧著玩的嗎
那是要死人的,一個不好弄出全軍覆沒也不是沒可能
往往這樣的敗仗就是這些自以為是看過幾本兵書,就懂得如何行軍打仗的文官搞出來的。
雖然還沒有收到快馬報信,了解馬芳部目前的戰局發展。
說白了,在馬芳部不能打穿俺答汗軍營前,他是絕不會命令全軍突擊的。
支撐他還呆在這里的原因,其實就是來自馬芳部那邊的戰報。
是的,作為現在宣府最能打的將軍,又是占了偷襲的優勢,在軍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劉大章覺得還是可以期待的。
不然,他早就選擇撤退了。
但是在魏廣德連翻要求繼續進兵,給蒙古軍營施加更大的壓力后,劉大章還是猶豫了。
不過在田世威的說和下,才總算答應繼續往前推進,做出準備攻打俺答部軍營的樣子。
是的,用田世威的話來說,那就是保持現在的位置和繼續往前推進,其實真沒太大區別。
魏廣德這會兒已經想明白了,俺答軍營中主將的想法,那就是對方已經看透了他們的佯攻姿態。
至于破解之法其實也簡單,那就是孫子兵法里對“奇正之道”的辯解,你不是以為我這里是佯攻,是奇兵嗎
那我給你來個大變活人,我給你奇兵變正兵,你要真敢派人出營救援俺答汗,那我就派兵真攻你的營寨。
至于馬芳那邊自然就變成奇兵,奇正互換。
你把人馬派出去了,軍營中的實力自然大減,也就不怕你的反突擊了。
是以,這個時候魏廣德和劉大章之間的爭論依舊在持續,魏廣德堅持要繼續往前推進,讓俺答部不敢輕易出兵回援。
而劉大章擔心的則是逼迫過甚,萬一韃子選擇先擊敗自己這邊再去救援俺答部,那就麻煩了。
而此時的蒙古萬戶已經知道明軍似有攻營的動作,正在思考應該怎么應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