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芳是從蒙古逃回來的漢人,加入大同軍后從小兵做起,因為作戰英勇,幾年時間就從小兵做到千戶。
俺答汗在嘉靖二十九年突襲京城的時候,馬芳已經是千戶。
在那場讓嘉靖皇帝顏面盡失的戰爭中,馬芳是為數不多取得戰績的武將,他也因此從千戶轉升為游擊將軍,獲得了獨立領兵作戰的權利。
這幾年在和俺答部交戰過程中,也是勝多敗少,成為宣府有名的戰將。
這樣的成績,自然不是他一個人就能打出來的,最重要還是他收下那批敢打敢戰的軍卒。
明朝的軍戶生活很慘,其實,慘也是有原因的。
試問連自己家小都不能養活,誰還愿意賣命,和韃子拼命。
馬芳在他的能力范圍內,盡力幫助自己手下士卒提高待遇。
在馬芳所在的防區,他做的第一件事往往都是先強行收回屯田。
是的,就是那些被官紳霸占去的屯田,用屯田和上面所撥為數不多的餉銀發放給手下的將士。
拿的比過去多,自己的主將還要為此擔著干系,自然由他帶領的每一次出戰,士卒都是拼命作戰,生怕因為戰績不佳讓馬芳受到牽連。
這,或許也是馬芳能夠在此時的大明邊鎮一枝獨秀的原因之一。
而對于那些受到損失的官紳,馬芳卻是知道,和他們沒法共存,所以他采用的辦法就是以毒攻毒。
這些官紳大多只是地方上的惡霸,或許家中曾經或者現在有人在朝中為官。
不怕,大明的規矩,官員都要異地為官,他們的家中官員的手還伸不到宣府來,只能通過宣府這邊的同僚做事,而馬芳卻已經先一步把屯田的部分產出孝敬給總兵、巡撫,乃至是總督。
官紳的上告結果,往往等來的只有“拖”。
這也是馬芳在這個時代,即便得罪了許多的地方豪強,可依然沒有人能動他的原因。
官面上有人保護,下面軍卒也給力,剩下的就是他自己了,只要不出現指揮錯誤,想打敗仗都難。
只是此刻,這批曾經在邊境戰爭中無往不利的精銳也逐漸陷入了困境。
從最初的輕松殺戮到陷入困境,時間并不長,實際上他們只是連續闖出幾個韃子百戶營盤,就被周圍聞訊趕來的援兵圍住。
俺答部扎營的特點,注定了他們能夠很快讓手下騎兵形成戰斗力。
從一開始和他們交戰的韃子大多還是赤身裸體,只是騎在馬上,手里拿著武器就嗷嗷叫著沖了上來。
這樣的韃子兵還是很好對付的,畢竟在他們身上沒什么防護,而且大多數人精神狀態也不好,都是剛從夢中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