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有了幾天假期,可是珍惜的很,不容易,終于有閑暇時間了。
李三趕著馬車進了崇文門,沿著繁華的大街前行,依舊是昨日魏廣德走過的路。
等魏廣德到了靈濟宮,之前魏廣德也來過這里,那本無上黃箓大齋立成儀就是在這里買到的,現在還放在翰林院里,只是已經很久沒有翻動過了。
下了馬車,魏廣德帶著張吉輕車熟路走了進去。
靈濟宮全稱為“洪恩靈濟宮”,是永樂皇帝在北京修建的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靈濟宮里所供奉的是二徐真君。
二徐真君是唐末五代時人,他們和李煜之間,還多多少少有些親戚關系。
李煜的祖父李昪,出身寒微,李昪的父親李榮在戰亂中失蹤,李昪被大將徐溫收為養子,并改名為徐知誥。
而二徐真君,便是徐溫的第五子和第六子,他們二人曾帶兵平定過福建一帶的匪患,死后受到當地百姓的崇奉,后來民間為二徐建立了祠堂并展開祭祀活動,而且非常靈驗。
到了宋代,皇家親賜匾額“靈濟宮”,進一步提升了二徐的“仙位”。
明初靈濟宮的一位廟祝曾辰孫則利用給永樂皇帝治病的機會,將二徐真君“介紹”給了皇帝。
至于永樂皇帝的病,根據史書記載,晚年的他一直被風濕病所困擾,這和他連年北征蒙古所受的寒氣有很大的關系。
而曾辰孫所使用的“藥方”,極有可能是道觀煉制的仙丹,服用之后身體會發熱,但根本不會去除病根。
不過一時擺脫病痛困擾的永樂皇帝堅信這是上天的力量,不但在北京興建了規模宏大的靈濟宮,并且對于丹藥的服用,也開始逐漸形成習慣。
靈濟宮雖然在北京城聲名顯赫,可是其實占地面積并不大,算是比較狹窄的,畢竟這里可是內城,距離紫禁城非常近。
靈濟宮建筑也不多,山門之后就是天樞總門和大闡威門,繼續往里走就是正殿玄都殿和寢殿紫府殿。
這就是靈濟宮的全部建筑了,可以說非常簡陋,可是因為皇家的推崇,讓這里人氣非常高。
其中正殿和寢殿間有穿堂連接,形成“工”字殿格局,這和紫禁城的文華殿、武英殿及奉先殿非常類似,這都是出自永樂大帝之手,由此可見他對這里的喜愛。
嘉靖十年曾有官員建議終止對二徐真君的祭祀,并將靈濟宮改建為北京的帝王廟,但當時禮部官員上書反對,當時的理由是靈濟宮地域狹窄,不適宜建設帝王廟。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反正今天魏廣德來這里找人看了后還考慮去朝天宮看看。
其實到了后世,對于搬家這樣的大事依舊有請人看期的習慣,都希望搬進新宅后一切順利,平平安安。
進入山門,穿過里面兩道大門后到了正殿,來這里肯定是要先祭拜二徐真君,然后再去找大師。
祭拜完成,詢問了正殿的廟祝后魏廣德知道,主持正在后院接待貴賓。
在魏廣德看來,道觀的一把手肯定就是道法最高的,他算出來的日期肯定是最好的。
受過唯物主義教育的魏廣德自然知道這是什么,可還是不免想求個心安。
轉過正殿沿著穿堂到了后面,魏廣德走過寢殿時就聽到后院里面傳來念詩的人聲。
“地可招松鶴,仙源此處通。”
前一句沒聽到,后一句魏廣德可聽的真切。
轉過彎魏廣德就看見靈濟宮主持玄靜真人正陪著一個仙風道骨的道士在后院大樹下品茶論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