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財政問題上,嚴嵩一直奉行的就是滿足嘉靖皇帝的要求,為他所需一切物質資源,完全沒有身為首輔大臣該有的氣魄,特別是在朝廷財政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每年還要輸出大筆銀錢滿足皇帝齋醮,實在是荒唐。
也是因此,方鈍和嚴嵩的矛盾是很深很深的。
嚴嵩也很清楚方鈍對他不滿,但是朝廷財政問題由來已久,一時也找不到理財高手接替他的職位,所以也只能繼續任用方鈍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上。
嚴嵩邊聽方鈍說話,邊翻看手中的小冊子。
這本小冊子應該是方鈍親筆寫下的,主要是記錄今年朝廷的主要收入和大筆支出項,至于未統計的那些零碎支出其實已經不重要。
雖然七十多歲高齡的嚴嵩看起這份小冊子來很是費勁,但是他還是很認真的在看著上面的數字。
好半天,嚴嵩才放下手里的小冊子,轉手遞給了徐階。
“按照往年的慣例,我記得年底大概需要六、七十萬兩銀子才能度過是吧。”
嚴嵩這時候嘆口氣說道,剛才小冊子他最關注的就是最后的數字,那是戶部現在手上還能動用的銀錢數字。
七萬兩。
七萬兩銀子能做什么
就是宮里籌辦的鰲山燈會就要十萬兩以上的銀子,戶部現在剩下的那點銀子連辦鰲山燈會都辦不了,還能做什么
也難怪方鈍會跑到內閣來了,這是是在沒法子了。
盡管和方鈍不是很對付,可是在處理朝政問題上,嚴嵩也絕不會把私怨代入其中。
處理不好,嘉靖皇帝的板子最終不僅會落到方鈍頭上,也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嘉靖皇帝之所以選擇信任嚴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按照皇帝的意思辦事兒,還能把事兒辦好,在做好差事的時候還不會出紕漏,就算有紕漏也能很好的處理掉,絕不會讓皇帝分心傷神。
一句話就是,嚴嵩辦事能力很強,嘉靖皇帝很信任他。
“各部的銀子都提走了沒有還有記賬還沒來得及提走的銀子嗎”
嚴嵩這時候又問道。
還是只有老一套的做法,那就是拆東墻補西墻,把要交付給其他衙門的銀子扣下,先把年過了再說。
銀子畢竟不能自己長出來,就那么多,關鍵就是怎么分配的問題。
分配好了,事兒也就解決了。
只是讓嚴嵩失望的事兒,方鈍的回答很簡捷“沒有。”
嚴嵩看了屋里還在書案那邊忙碌的幾個書吏,開口就說道“你們都先下去,不叫你們都不許靠近這屋子。”
聲音很蒼老,卻帶著足夠的威懾力,幾個書吏忙躬身施禮后快速退了出去。
待人都離開后,嚴嵩才用渾濁的雙眼看看徐階又看看方鈍,這才開口說道“仲敏,你說實話,戶部真沒有銀子了”
“真沒有了,閣老大人,有銀子我還會急成這樣嗎眼看著還有半個月就到了,再不找到銀子,這年就沒法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