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樞,京城每天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奏疏呈報上來,由內閣處理后送到宮里御批,之后下發六部或者地方上執行。
公事,是永遠也干不完的。
不過這和魏廣德沒關系,他現在就沒一個正經差事。
紛紛攘攘中又是幾天時間過去了,等待的時間有點長,超過了魏廣德的預期。
不過還好,這天下值回到家里就聽說陳矩又來喝酒了。
“有結果了嗎”
對陳矩這人,接觸多了自然也了解了,八成自己說的那事兒已經成了,他才會又跑到自家來喝酒。
果然,準備酒席的功夫,陳矩就說道“下午的時候,高公公看皇爺心情不錯,就把楊博的奏疏拿出來了,皇爺只是稍微猶豫就點了頭,這會兒應該已經下發到內閣,明天就可以辦了。”
“哈哈,還是有勞高公公費心了。”
魏廣德聽到已經辦妥,心里的大石也算落地。
之前陳矩給他的忠告,魏廣德思來想去也覺得是有道理的,以后他要減少和馬芳之間的聯系。
減少聯系不代表不聯系,就像這次他還是必須給馬芳去封信,不能自己做了好事兒啥都沒撈到。
這次的信使帶來了馬芳補上的年禮,過年的時候馬芳率部還在大同,沒來得及安排人給他這里送東西。
魏廣德一開始并沒在意,因為他通過朝廷邸報也知道馬芳這會兒在外面打仗,可是補上年禮,說明馬芳之前的心并沒有變,還是依附于自己這邊,自然他就還是要盡力幫忙把事兒辦了。
晚上酒席散了后,魏廣德強撐著醉意給馬芳寫了一封信,又叫來馬芳的親兵明日一早帶回宣府,這才算把這事兒給了結。
就在馬芳親兵騎馬離開京城的時候,司禮監發回來的奏疏也送到了徐階的公房里。
翻到楊博的奏疏,在奏疏上畫了紅圈,那就是代表嘉靖皇帝已經同意照辦。
這份奏疏徐階是有點印象的,年底那會兒所有請餉的奏疏只上交了幾份上去,其他的內閣都先壓著了。
朝廷沒錢,送上去也只能留中。
這份奏疏突然被送回,徐階不由得就要考慮考慮其他壓著的奏疏是不是也該送上去了。
很多事兒,你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可能后面就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因為看到的人會做出自己的判斷。
徐階拿起書桉上的筆,在旁邊已經鋪好的宣紙上認真寫起來,“發太倉銀久千余兩補給宣府客兵糧餉壹萬捌千貳百余兩補給大同主客兵餉貳千捌百余兩補給宣大二鎮馬軍糧餉其各城堡軍士被災不能自存者仍發宣府粳米貳萬石大同麥價銀萬伍千兩賑之。”
至于這份條子送到六科,傳到其他人的耳中會怎么樣,可不關他徐階的事兒。
西苑直接把奏疏批了,并沒有透露出要扣下一些來,那就全額撥付吧。
其實說是全額撥付,也就是奏疏上要的東西都給,可是在太倉銀出京城的時候依舊會被扣下一些常例,宣大二府糧餉出庫的時候也會被扣下一些,到達軍中的依舊是被克扣過的。
時光荏冉,歲月如梭,京城已經進入夏天,天氣開始悶熱起來。
魏廣德家里有一口甜水井,休沐日里,沉下幾個大西瓜,坐在院子里,等上一段時間再拿起來,在井里浸過的西瓜透著陣陣涼氣,切開的瓜肉甜水多汁,這就是在炎炎夏日里魏廣德乘涼的方式了。
魏廣德也是搬進來以后才知道,這宅子的價格高,其實很大原因就是這口水井的關系。
北京城說缺水也缺水,說不缺水也是不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