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是猶豫不定”
吳山坐在上首對手下的兩位侍郎問道,其實他也是有這樣的心思。
按說該請旨朝廷,撥點安葬費和給個謚號,就算那人有些問題,無非就是謚號給差點。
“吳大人,這趙大人怎么離開的京城,咱們都知道,要是他不走,這會兒怕是死在天牢里了,罪臣,怎么給請旨啊”
“是啊,可難就難在他死時朝廷并未有定論,并未加罪,這還真不好定奪了。”
依舊是前兩天的說辭,沒什么新意,吳山無奈的看看他們,難道還是只能按自己想的那樣做,寫份奏疏入宮里看嘉靖皇帝的反應
吳山正直,可也不是不懂變通的老頑固。
對于趙文華,他當然是看不起的,不過人都死了,自然也就不在說什么。
就在吳山打算就這么定了,下來就準備寫份奏疏,還是把皮球踢倒嘉靖皇帝跟前算了,門外一個書吏忽然冒出個頭來,往里張望。
那是他身邊的書吏,平日里挺有眼力勁的,不知道今天怎么回事兒,這么冒失,不知道屋里正在商量正事兒嗎
“什么事”
吳山還是壓下不滿,對著門外之人開口問道。
那書吏在聽到吳山問話后,這才小心翼翼的走了進來,進入堂中對三位大人躬身行禮后才開口說道“三位大人,小人剛剛從外面聽來的消息,兵科給事中羅嘉賓上書皇帝,彈劾趙文華侵吞軍餉,數額高達十萬多白銀。”
“什么”
吳山不由失聲道,剛剛還打算給趙文華上疏請恩旨,也是想到人都死了,以前的恩怨也該一筆勾銷了,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還是有清流不愿意放過趙文華,選擇繼續彈劾。
左右侍郎也能驚訝,這種事以往還是很少見的,人死帳消,就算以往有什么恩怨也該一筆勾銷了,可沒想到這個時候還有人上書彈劾。
有了這份彈劾奏章,吳山知道禮部這邊的奏疏還得再緩緩,看宮里的意思。
若是因此治罪,自然就不用再提什么給趙文華謚號的事兒了,罪臣憑什么享受謚號,若是無罪,那就要馬上請旨恩賞了。
考慮片刻功夫,吳山就有了計較,這才對左右侍郎說道“這樣也好,咱們也不用糾結要不要上奏天子了,等這道奏疏批下來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正是正是。”
“有道理,看宮里的意思吧。”
兩位侍郎大人自然支持吳山的決定,這樣的奏疏,也就是一兩天就該有消息傳出,即便禮部這次動作慢點,其他同僚應該也能理解他們的為難。
“你去通政使司,把羅嘉賓的奏疏給我抄一份來。”
左右侍郎離開后,吳山對書吏吩咐道。
而此時,兵科給事中羅嘉賓再次上疏彈劾趙文華貪墨的消息已經在京城官場傳開,和之前不同的是,大多數官員在聞聽此事后都是微微皺眉,不再像之前聽聞彈劾趙文華時那么歡欣鼓舞。
魏廣德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只是搖搖頭,死都死了還告什么難道打算株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