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陸炳為俞大猷的桉子奔走的時候,一只船隊靠上了通州碼頭。
碼頭旁幾輛馬車也被牽了過來,踏板搭好后,魏廣德從船艙里鉆了出來,看了眼岸上的馬車,這才轉身扶住剛走出艙門的女子。
這女子年齡不大卻也是婦人打扮,頭上梳著此時流行的桃花髻,用金絲挽結,且將發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
這是這個時代江南,特別是南京、蘇州那邊流行的樣式,也是魏廣德比較喜歡的。
這桃花髻其實現代人并不陌生,它是古裝劇中經常出現的一款經典發飾。
這女子清秀絕俗,容色照人,實是一個絕麗的美人。
她還只十六七歲年紀,身形婀娜,披著鮮麗璀璨的綾羅衣裳,戴著耀眼華美的碧玉耳墜就那么俏生生的站在船頭眺望著遠處的城郭。
自然就是魏廣德剛過門的妻子徐江蘭,魏廣德回京做官,當然要帶上她一起入京。
徐江蘭雖然是魏國公徐鵬舉的女兒,但因為不是嫡女,所以并未上奏求取封號,在府里也只是被稱呼為大小姐。
“官人,這是到京城了嗎”
她說話聲音婉轉,神態嬌媚,讓一旁的魏廣德不由得心中一蕩。
對這個媳婦兒,魏廣德還是很滿意的,長得漂亮,氣質也好,還溫婉恭良,面對徐江蘭的問話,魏廣德笑笑搖頭,“這里是通州,距離京城還有半日路程,很近了。”
徐江蘭雖然是國公之女,可是古代的規矩太多,她其實也沒去過太多地方,在和魏廣德成婚前也只是在南京城附近逛過,再遠就沒有去過了。
九江府,還是徐江蘭這輩子去過的第二個地方,第一次出這么遠的家門,還十分不舍,也很不適應,畢竟是出嫁。
幸好是大哥徐邦瑞送親,才讓她不至于抑郁,總算還有能說話的人,但是一路上還是十分拘謹的,幾乎都是悶在船艙里。
而跟著魏廣德來到京城的一路上,徐江蘭才徹底釋放出少女的天性。
雖然已經嫁為人婦,可畢竟還是少女心性,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就不時跟著魏廣德出了船艙透氣,欣賞沿途美景。
這一路坐船到了通州也絲毫看不出有什么旅途疲勞的癥狀,反而很輕松享受的樣子。
“那我們什么時候去定國公府上拜訪”
徐江蘭想到離開南京的時候,老爹徐鵬舉的叮囑,讓小兩口到了京城還是去定國公府上走走。
雖然名義上南京的魏國公府和北京的定國公府都是徐達后人,不過道不同不相為謀,在永樂時期就已經鬧崩。
直到那兩代人不在以后,南北兩京的徐家人才開始有了少量的來往,不過也都非常有度,也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派人送上一些禮物和一封書信,走動還是很少。
現在女兒要隨魏廣德進京,不管現在定國公府在京城是什么地位,總歸還是國公家族,底蘊在,影響力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