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截執行任務的官差其實和造反無異,魏廣德自然不會讓馬芳做出這樣的事兒,“那些官差一路并未為難沉襄,想來他老家那邊的人也是給足了油水的,量不至于如此。”
看馬芳還在擔心,魏廣德笑笑,“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他沉襄若是命不該絕自然不會死在這里,我們不阻攔,他給送進保安州,量也活不過兩天時間。
到時應該還會更慘,就像他兩個兄弟那樣被人杖殺。”
魏廣德的話進了馬芳耳朵里,自然讓他擔憂減去不少。
牢獄之中,能弄死他的法子多了,而且要多慘有多慘。
說句不好聽的,死在外面或許要比死在牢里要幸運得多。
想到這里,馬芳也不再遲疑,雙手抱拳道“大人放心,這事兒就交給末將,一定辦好,今晚就派人過去。”
之前魏廣德已經說了,他還要趕回薊鎮去巡視邊鎮,在宣府這里他是沒有理由呆著的,即便聽他意思好像是奉嘉靖皇帝密旨到的宣府。
密旨這玩意兒,他們武將奉旨倒是沒有什么,可是文官奉旨那就有待商榷,因為密旨意味著很大概率是中旨,沒有經過內閣和六科就下達的旨意。
安排護衛往保安州方向搜索,尋找派出去的護衛,他們休息了一會兒就要沿著原路離開宣府返回薊鎮。
魏廣德也不知道自己搞這個事兒,要是被嘉靖皇帝知道了會怎么看他,但求無愧吧。
反正在魏廣德的盤算中,在馬芳這里做出這件事,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一年多時間里,魏廣德也注意收集邊鎮的信息,知道現在宣大這邊貌似能打勝仗的將領還真不多,而馬芳就是其中一個。
至少在報上來的幾次捷報中,馬芳的戰報就有三份之多,幾乎占據近半。
能把這么一個能打的將領收攏在自己手下,魏廣德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就是可惜了俞大猷。
這廝名氣太大,想要拉攏卻是無法,怎么說陸炳那根大腿都比自己粗實不少。
回程路上魏廣德還在盤算這事兒,要是能把俞龍戚虎也收攏到自己麾下,估摸著他就是這時代最能打的統兵官了,要是放在游戲里,特么的都可以爭奪天下了。
馬芳擅長北邊邊鎮的作戰,也就是大規模步騎交戰,戚繼光他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打倭寇厲害,估計是類似特種作戰那種,畢竟后世鴛鴦陣還是很出名的,據說就是小隊士卒相互配合。
魏廣德經歷過的剿倭戰事本來規模就小,可是明軍出動的規模卻一點不小。
即便是去過浙江剿倭的魏老爹他們所言,倭寇完全沒有什么戰陣的概念,按照被抓獲倭寇的供詞,他們都是跟著首領進攻和逃跑的,所以倭寇的戰法其實就是按照倭寇團伙里的大小頭目聚成一堆一伙的,進攻就是蜂擁而出,逃跑也是一窩蜂跑路。
由此,魏廣德腦補的對倭寇戰爭場面就是一群又一群倭寇沖向明軍,一次性打破明軍軍陣倭寇就贏了,打不破倭寇就要跑路,因為必輸。
然后明軍就要分隊包圍逃竄的一股股大大小小的倭寇隊伍,交戰的規模都不會很大。
而對于俞大猷,魏廣德知道的自然更多,這廝和戚繼光一樣生在海邊,可是從浙江那邊的戰報來看,戚繼光似乎不會指揮水戰,之前大明水師和倭寇海戰都是俞大猷指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