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后世影視劇里面可不一樣,這年頭官府的捕快相當多的人都是不帶刀的,他們的裝備就兩樣一是鐵尺,二是鐵鏈。
現在的警察抓犯人都使用的配備為警棍、警拐、約束帶、手銬等警械,更厲害的是各種現代化機械槍彈。
明朝這時候的捕快除了一部分使用刀劍外,還使用一種官府配發的無鋒無刃的神秘兵器鐵尺。
鐵尺,也叫“點穴尺“,它的形狀就像圓柱、圓愣和尺,四面不內陷,上粗下細,兩側有向上旁枝或兩側沒有向上旁枝,旁枝多用于格擋時卡住敵人的兵器,既可以用于攻擊又可以進行防守,可以靈活使用,因此對付刀劍或更長兵器有較大的優勢。
當然還易于攜帶,可以插在腰的兩邊,這捕快們通常都是使用一對,一手一個,所以還可以叫做“雙鐵尺”。
整個鐵尺,其實外觀更像是單手的三叉,就是打斗的時候可以鎖住對方的兵器。
鐵尺大約起源于唐宋時期,但是當時還不是用來抓人,直到明朝時候,這鐵尺才出現在捕快的手中,正是因為這種兵器不尖而且也不鋒利正適合用來抓人而不至于傷人。
影視劇里的江湖中人武藝高強,好像可以不把這些捕快放在眼里,而實際情況卻是,只要這些江湖豪強落單,被捕快圍住,十有八九他們只有被活捉的命,少有人能夠沖出重圍跑掉的,這不是因為捕快的武藝高強,而原因僅僅就是這鐵尺。
只要對方的兵器被鐵尺鎖住,旁邊的捕快就會一擁而上,一陣鐵尺勐捶勐打,然后用鐵鏈一鎖,那些在江湖上闖下赫赫威名的豪客立馬就得跪的。
捕快對付那些習慣單打獨斗的江湖中人自然是占盡優勢,但是面對擅長相互配合的正規軍士,那就沒任何優勢可言了。
所以,魏廣德此時才會想到,或許就是徐邦瑞看到捕快捉拿一些江洋大盜的情景,所以以為那些捕快很能打,才想著順道收編這些人。
不過魏廣德也沒有多做解釋,魏國公府長期執掌江南的衛所,倒是不怎么和地方官府打交道,而且他們也不能這么做,這犯忌諱。
徐家已經很牛逼了,江南的軍權在手,你要是還和地方官府勾勾搭搭眉來眼去,紫禁城里的皇帝就該睡不著了。
南京城這次亂子,魏廣德肯定南京的錦衣衛怕是已經把消息傳遞出去了。
南京在嘉靖皇帝,在朝廷的心頭都是極度重要的,因為北運的賦稅大多出自南直隸,沒有南邊賦稅的支持,大明朝的江山也就不穩當了。
無錢你拿什么養兵,沒兵你拿什么維持統治。
徐邦瑞、魏廣德一行人快速向著南京城里的小校場前進,只是不多時他們就看見迎面跑來一伙人,甚是狼狽的樣子,人群還護著三頂轎子往這邊跑。
“吁”
跑在前面的徐邦瑞忽然勒住胯下戰馬的韁繩,就這么停在大道上,魏廣德這時候已經超過了徐邦瑞,聽到后面勒馬他也趕緊停了下來。
其實一開始看到前面那伙人,魏廣德還以為是振武營的人馬沖出小校場要上街鬧事了,但是看到那些人的著裝后才放下心,都不是明軍戰襖,應該不是振武營的人。
魏廣德勒馬在徐邦瑞旁邊站定,身后的家丁這時候也停下腳步,小心戒備著對面來人。
大街就這么寬,那伙人沖到近前看到道路被人堵了,也馬上戒備起來。
“你們是哪家的,從哪兒來”
徐邦瑞坐在馬上大聲喊道。
前面的這些人,徐邦瑞有點陌生,不是很熟悉,好像沒怎么見過,他也不知道對面是什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