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攪渾,和高拱猜測的一樣,這也是嚴世藩的打算。
傳聞中并沒有說是哪位王爺外出就藩,所以裕王和景王自然都有懷疑。
雖然按照太祖定下的制度,裕王上位的幾率最大,可是太祖自己都破壞了自己定下的繼承制,當今皇帝也不是個因循守舊的主兒。
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更何況景王在宮里還有母妃做為奧援,沒到最后那一步,還真說不準會怎么樣。
對于嚴家來說,他們退路還真不多。
景王上位,他們嚴家依舊可以繼續現在的生活,而一旦裕王上臺,嚴世藩相信自己除了致仕外再無他途可走,那時候能夠全身而退都是難得。
這也是他考慮的最下冊,認輸,我離開朝堂。
既然是最下冊,嚴世藩自然也會不甘,在知道西苑那兩個內侍失蹤以后,他們就啟動了后手。
目的,自然就是要把污水潑向裕王。
眾所周知,嚴家和陸家有黨爭,但是拉扯進二王,水就夠渾了。
嚴家和人爭斗,不管輸贏都會在外面津津樂道,因為幾乎都是他們獲得最后的勝利,他們可以用勝利者的姿態嘲笑失敗者。
而這次,嚴家包括嚴世藩在內的人都是緘口不言,其實就是給外界一個他們嚴家不知道此事的感覺,因為這次的表現和以往大相徑庭。
實際上,在嚴家除了嚴世藩外,其他人還真不知道此事,根本不怕查。
表面看上去,此事和嚴家無關,那么就只剩下傳言中的二王可能牽扯其中。
景王為了嚴家出手,或者為了自己出手
對于大部分清流來說,如果說誰會害陸炳,想來大部分人都會先指著嚴嵩,然后就是景王。
既然嫌疑這么大,他們還會傻到出手害人嗎
這就是嚴世藩做這個計劃時候考慮要給人的印象,按照計劃后面還會有他找的官員上書彈劾景王,然后景王一副受氣寶寶的模樣,把自己刻畫成為事件的受害者。
非此即彼之下,裕王自然就會被人懷疑。
老實人,有時候也是陰著壞。
現在消息還沒有傳到外廷,裕王怎么就往陸家跑去了
嚴世藩有些驚疑不定,不過對家丁之前提到過的魏廣德就更是滿懷恨意。
毫無疑問,魏廣德早不去晚不去,偏偏今日又去陸府吊唁,而裕王也恰恰這時候往陸府跑,說是偶然也得有人信才行。
嚴家的人對于去陸府吊唁的賓客都是暗中有記錄的,魏廣德之前去的那次還屬于正常行為,許多不認識陸炳的京官也去陸府走了一遭,那是給皇帝的面子。
今日不是什么特殊的時間,魏廣德自然不會無緣無故去陸府,特別是哪個家丁。
“問問裕王府那邊的消息,還有裕王是不是真進了陸家,查查他去陸家做什么。”
嚴世藩閉眼望天,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