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在宣府的時候可是聽說過,以前明軍打草谷的事兒可沒少干,那時候明軍戰力強大。
即便是軍力衰弱之時,邊將為了牛羊財寶也經常帶兵偷偷出關搶掠,只是掃蕩的范圍和出兵規模沒有以前那么大。
不過,此時魏廣德想想高拱之前所說的兵部計劃,覺得還是先潑一盆冷水讓他清醒一點比較好,于是就接著說道“薊鎮距離宣府近,支援是來得及的。
而延綏寧夏的兵馬路途遙遠,就算趕到戰場也是人困馬乏,根本沒法參戰,還憑白消耗大量糧草。
不但如此,俺答部主力盡在,那可是數萬戰力強悍之兵,與之交戰不首先考慮讓他們分兵,削弱他們的實力,而是想著集中兵力進行決戰,不可取。
說句實話,在宣府那戰我算是看出來了,當時若俺答汗所帶的人馬再多一些,或者精銳騎兵多出一萬,保安州那一仗就打不起來,至少在大同軍主力趕到前,不敢打。”
“大同、宣府軍戰力和俺答部對比,如何”
魏廣德話音落下,高拱就突然發問道“精銳騎兵我大明略占優勢,可人馬少得可憐,多是統兵將領身邊的親兵。
士卒戰力弱于韃子,不過若俺答汗帶來全部主力,那精銳騎兵可是四萬人上,至少需集結二十萬以上明軍方可對抗。”
魏廣德是把俺答汗本部和黃臺吉、青臺吉的精銳騎兵算在一起,按照當初馬芳所說,應該就是這么多了,剩下四、五萬多韃子,戰力也就是大約七、八萬明軍的樣子。
有了計較,魏廣德就把當初馬芳所說的情況給高拱詳細分析了一遍。
高拱聽完就明白了,明軍能夠匯聚在一起的精銳,若是強行從將領手里收走親兵的指揮權,先不說將領會不會陣前鬧事,就算真把人湊一塊,怕也就萬余人,兩萬人都未必能夠湊齊。
這些人或許單打獨斗可以擊敗韃子,可他們沒有大隊騎兵作戰的經驗,實力說不定反而會受到影響。
至于調集其他明軍參戰,按照魏廣德給出的戰力表,那至少要準備三十萬人馬方可應對。
九邊重鎮,人當然是有的,可這么多的人馬調動,物資消耗那是海量的,朝廷根本承擔不起。
相對來說,魏廣德提出的延綏、寧夏二鎮出兵搶掠河套,真要算賬的話,似乎更加合算一些。
不知不覺,高拱也開始計算起得失來。
可是出河套,能不能提
和魏廣德先前所想的一樣,在嘉靖皇帝處死夏言、曾憲以后,進軍河套就成為官場上的一個禁忌的話題。
一個三邊總督的鮮血就已經夠嚇人的了,還要加上一個致仕的內閣首輔。
要不要找閣老提這件事兒
高拱也是有點吃不準,關鍵他現在也是位卑言輕,魏廣德就更加說不上話。
高拱有點焦慮的起身,在值房里來回走動,魏廣德只能低頭看自己身前的茶水,免得看花眼。
而此時的大同巡撫衙門里,李文進、劉漢和俞大猷的會議已經接近尾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