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問起大同敘功一事,沒想到武選司郎中卻是一臉苦逼道“又被退回來了,好像是因為俞大猷的事兒。”
“怎么回事兒”
楊博很是驚訝,大同打了打勝仗,兵部為部將請功,什么時候變得這么麻煩了。
“這個”
武選司郎中顯得甚是尷尬,支支吾吾半天卻沒有說出話來。
“有什么就直說好了。”
楊博微微皺眉,開口催問道。
“楊大人,這事兒好像嚴閣老不同意。”
那郎中這才走近楊博,小聲說了一句話。
“因為俞大猷”
楊博盯著那郎中,繼續追問道“閣老怎么說的”
“嚴閣老說,這俞大猷在浙江剿倭就中放跑了倭寇,導致現在江南倭患日益嚴重,雖然這次在大同立功,可也只能抵消部分罪責”
俞大猷和胡宗憲、嚴嵩之間的事兒,楊博自然有所耳聞,只是沒想到在取得大同大捷的情況下,嚴胡二人依舊不打算給俞大猷起復的機會。
也是,俞大猷沒什么背景就能做到總兵官一職,這次大同的勝利也是居功至偉,足以顯示出其人的能力。
楊博是兵部尚書,可還真沒有直接決定俞大猷前途的能力,除非取得嘉靖皇帝的支持,否則他也不想因為俞大猷和嚴嵩之間生起齷齪。
“那嚴閣老的意思是”
楊博不想和嚴嵩、胡宗憲懟上,雖然他并不怕他什么,可畢竟一朝為官,能不結怨就不結怨的好。
“恢復俞大猷的蔭庇,讓他繼續做百戶。”
那郎中說道,不過從他的表情來看,還是很為俞大猷不值的。
立了這么大的功勞,居然不能官復原職,而是以百戶重新起步,擱誰身上都會叫屈。
雖然現在的嚴嵩,說一句權侵朝野都不過分,但是在中下級官員當中,不少人都是發對他的。
為了升官,自然要給嚴府送上黃白之物,但是私下里,反對嚴嵩才是政治正確的做法,而兵部武選司郎中顯然也是這樣的人,他對嚴嵩在此事上的處理頗有微詞。
“這還是徐閣老轉圜后,嚴閣老才點的頭,一開始只答應讓俞大猷做百戶,說都已經連升三級了。”
那郎中還在憤憤然繼續說道。
現在俞大猷是犯事被貶,剝奪了官身,身上只有軍卒的身份,嚴嵩說連升三級也還說得過去。
只不過俞大猷這么大的功勞,居然就給個百戶,實在是說不過去。
楊博聞言只是微微點頭,徐階從中說和,給俞大猷的封賞中增加了恢復世襲武職這一條,雖然楊博覺得還是不夠,但是也不好繼續說什么。
“劉漢呢還有李文進,吏部是怎么報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