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各道巡按御史還是應該堅持定期更換才行。
說起來,巡按御史的任期為一年,每年八月出巡,滿一載還京述職,其目的就是擔心御史被牽扯到各方勢力之中,受到地方上的影響,從而難以完成上傳下達的工作。
只是到了這些年,巡按制度執行也就不再那么完善,許多御史都不愿意離京,特別是那些南邊各道的御史,他們常把責任推到南京都察院御史身上。
此刻,周延已經懷疑,是不是這個吉澄在福建犯了事兒。
“近期可有福建公文到都察院”
聽到嘉靖皇帝問起來,周延思索片刻才搖搖頭,答道“部院沒有收到福建的奏報。”
嘉靖皇帝盯著周延半晌,其實從進殿那一刻開始,嘉靖皇帝就意識到周延很老邁,已經不能繼續現在執掌都察院的工作了。
別看周延現在才六十一,可是他身體的保養比起嚴嵩、徐階這些人差遠了。
嘉靖皇帝不知道的是,此時殿里的徐階看到周延進殿后的樣子,心里也是在思索著此事。
徐階官場閱歷豐富,可不是一般的閣臣那樣單純,他曾經因得罪上官被貶到地方,之后又逐漸爬起來,最終重歸朝堂。
對大明朝廷的政治格局是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的,對于都察院巨大的權利,他看的比當朝任何人都深。
當然,他這個意識最終也會影響到他的學生張居正,并因此導致未來數十年里,明朝黨爭的急先鋒都察院監察御史更加肆無忌憚。
是的,他通過周延進殿來的動作也看出了他身體似乎大不如前,只是他默默記下,打算回去后再好好盤算,籌劃此事。
只是,此時的嘉靖皇帝卻是有些郁悶的。
對這些官員問罪,一個個都說剿倭有功勞,好像參與剿倭其他什么事兒都不用做了似的。
沿海地方上,難道就只有剿倭一件事兒可做
不過顧忌到大局,嘉靖皇帝這個時候也不能做出什么處罰決定,最起碼在地方上報詳情前不能。
“給他看看吧。”
嘉靖皇帝揮揮手,示意道。
隨即,成國公朱希忠幾步走到周延身前,把廣東報來的情報遞給了他。
等周延看過后,臉色就更加難看了。
做盜匪就做盜匪,特么的還稱帝,還改元,真的是怕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下去,都察院叫福建御史盡快上報此事,內閣也讓福建巡撫上報詳情,不準合奏,讓他們單獨上奏。”
“遵旨。”
殿里幾人不約而同躬身答道。
“福建道其他御史還有誰”
這會兒,殿里所有人都心里清楚,吉澄的仕途雖不能說完了,但是福建那邊肯定是呆不下去了,要還京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