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平常的朝會就不說了,正旦、冬至和萬壽圣節三大朝會,嘉靖皇帝都會提前下旨全免,只安排個國公率滿朝文武行禮,唯一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出現的也就是每三年一次的殿試。
按照吳山所列的辭朝儀進行的話,在景王離京前兩日他都要出面,還要面對景王和景王妃,嘉靖皇帝會做嗎
雖然大部分朝臣都認為嘉靖皇帝不上朝和不愿意見二王,主要還是和前朝正德皇帝一樣,整日里忙著修仙大業所以耽擱了朝政和家庭親情。
正德皇帝是忙著玩兒,嘉靖皇帝是忙著修仙,可是魏廣德卻是持不同意見的。
實際上這也是后世的,比較通行的看法,嘉靖皇帝并不是惰政,而是因為被整怕了。
見了兩個兒子,結果不久兒子就死了,所以他相信的陶仲文的說法,“二龍不相見”的箴言已經深深刻入了他的骨子里。
盡管是景王離京就藩,嘉靖皇帝也未必會接見他,否則正旦日就見景王了。
后世觀點,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中,除了最初那幾年,朝政落在楊廷和等人手中外,之后的時間,朝政權柄都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一刻沒有失落過。
之所以會如此,那就是嘉靖皇帝雖然忙于修煉道家秘術,卻每日從不懶惰,堅持處理內閣所轉來的公文奏疏。
對于內閣的票擬,嘉靖皇帝從來都不是盲從的,而是會做出自己的判斷,這也是在有了內閣以后,他又設立直廬的原因。
對奏疏中不懂的,或者不知的,馬上就召見大臣進行詢問,然后再做處理。
拍板權,始終牢牢握在手里,讓閣臣們雖然能得勢,卻不敢肆意妄為。
“這是制度,陛下應該”
高拱一開始還沒太在意,可是隨即也領悟了魏廣德話里的意思。
嘉靖皇帝破壞的規矩已經不少了,即便當年被認為荒唐透頂的正德皇帝也沒有像當今這樣,十數年不上朝的。
“你是說,陛下可能會駁回”
高拱瞬間臉色大變。
“不知道,圣心難測。”
魏廣德搖搖頭說道,“不過就算是駁回,應該也只是會對辭行的儀程進行大幅刪減,有可能入宮的那些會被刪掉,畢竟欽天監已經算好了時間,要是真的直接駁回,這一來二去的,說不好就誤了吉時。”
其實魏廣德還有一點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嘉靖皇帝或許真的抗拒見到他的兩個兒子,擔心他們會因為看到自己而發生意外。
高拱這時候已經站起身來,搓著手在屋里走來走去。
“我怎么沒想到呢。”
高拱來回走動,嘴里也小聲滴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