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曦、羅袍等人都是較早時間跟著張璉的匪首,對他也是忠心耿耿,此刻聽到張璉有向外擴張打地盤的想法,眼神中都流露出激切的神采。
他們過去都是好勇斗狠之輩,平日里也欺行霸市,橫行鄉里,否則也闖不出名聲。
也是因為被官府逼的狠了才會起事,實在是沒法活了,靠著兇名在外,也是沒了活路的百姓才愿意跟隨他們。
其實,能夠混成義民首領的人,就沒幾個是所謂的英雄豪杰,靠以德服人收攏的手下,大多都是因為之前的名聲,加之又有鄉鄰的關系才能聚攏手下。
這是在他們起事的最初期,至于后面跟隨來的百姓則大多是手下通過口口相傳,把首領包裝成備受官府欺壓之人,和他們一樣,都是被迫走上這條路的受害者的角色。
早先人手少的時候還不覺得,開始后來追隨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就感覺自己那點水平已經不夠用了,這時候他們發現了張璉,一個能夠統御大家伙的人。
張璉的能力自然是超過他們許多,不然他們也不會愿意把自己的實力交給他。
權利交出去了,他們發現自己的日子似乎也過的更輕松了。
大事小情由張璉去頭疼,他們就歡歡喜喜的干些盜匪該干的事兒就好了。
現在,這周邊好玩的都玩遍了,張皇帝想要打出去,搶更多的地盤,那不僅是實力的擴張,更是意味著有更多的金銀財寶,嬌滴滴的美女在等著他們去搶掠。
這時候,羅袍大聲說道“國主大人,該怎么做你吩咐就好了,兄弟們都是粗人,也不懂這些。”
“陛下,只管下命令就好,兄弟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一邊的林朝曦也緊接著羅袍的話音說道。
“國主”
“陛下”
隨即,下面親近張璉的首領紛紛開口附和,其他人多多少少也有這樣的心思,畢竟早前懼怕明軍,那是從百姓時候就養成的習慣,即便是落草為寇后也沒有改變。
可是在張璉帶領下打敗明軍后,不少首領都發現明軍其實不過如此,好像只要張璉在,他們就能擊敗他們似的。
張璉看氣氛也差不多了,指著輿圖開口說道“向東是大海,自然我們是去不得的”
“哈哈”堂下就是一片哄笑聲。
隨即又指向其他方向說道“北面打穿福建就能進浙江,西面可以打到江西,南下還有廣東”
日食后的第二天,嘉靖皇帝在西苑看到了吳山上奏陳情,言禮部在日食發生之時立即組織了救護,但畢竟倉促,幸得陛下擊鼓救護之助,才成功完成了這次救護,而之后則是老生常談,提示嘉靖皇帝日食發生后皇帝該做什么。
先是小小的捧了嘉靖皇帝一下,然后就似乎是在教導他該怎么做,看到這里,嘉靖皇帝眉頭緊皺很是不悅。
昨日日食發生之時,他就有所懷疑,這是否是上天的某種暗示,直到看到欽天監的奏疏和方士們所言,他才打消顧慮,繼而大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