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點頭附和道。
其實,關于胡宗憲侵盜軍餉的傳聞由來已久,早在嘉靖三十六年的時候,就有科道言官上疏彈劾過,不過奏疏要么被嘉靖皇帝留中,要么就是下詔核查后上報并無發現。
雖然如此,但朝野中關于胡宗憲伙同江南官員侵盜軍餉的傳言卻從未中斷,只是苦無實證。
張居正說完話就看向魏廣德,在這屋里,和胡宗憲打過交道的就屬魏廣德了,當初他去監斬王直時,就和胡宗憲有過接觸。
魏廣德當然注意到張居正的目光,也看到了裕王、殷士譫等人投過來的眼神,不過他卻是苦笑道“我若是在胡宗憲位置上,要侵盜軍餉,比如把賬本做的嚴絲合縫,不給人絲毫查實的把柄。”
“你的意思是,胡宗憲沒有侵盜軍餉”
殷士譫皺眉問道。
“這天下,哪個官員不沾點便宜,何況還是在那個位置上。”
魏廣德笑著搖頭道“我的意思是,胡宗憲不離職,根本就查不出來,除非有兵頭告發,否則不管你怎么查,都不會有結果的。”
“嗯,我明白了。”
這時候,張居正點點頭說道。
他大概明了魏廣德話里的意思,胡宗憲手里的收到多少銀子,肯定不會有錯漏,但是發出去多少銀子就不是賬本上所載的數字。
不管是虛報戰功還是吃空餉,必然有領兵將官領銀子的簽押,有了這些東西,每一筆支出都有據可查,自然是查不出什么漏洞。
只不過,這些按規矩出去的銀子,可未必被那些將官領出總督府,而且就算領出來,不也要送些回去嗎
不過這些,就不好宣之于口,畢竟天下官員吃這口的可不在少數。
吃不到的,不過是沒管到這件事兒而已,所以才從中分不到一杯羹。
只要胡宗憲在總督位置上,那些將領就不敢反水告發,否則自己的前程完蛋,告不翻還會被冠以誹謗上官的名頭,治罪怕都是輕的,家破人亡都可能。
畢竟,胡宗憲的后臺不是旁人,而是當朝首輔嚴嵩。
他們在裕王府里討論著,而兵部尚書楊博在永壽宮里被嘉靖皇帝一通數落后戚戚然走出西苑,上了自己的轎子,臉上卻沒有絲毫輕松,逃過一劫的僥幸表情。
對于福建亂局,之前兵部有過定計,那就是胡宗憲如果能夠成功剿滅張璉反賊自然最好,若是剿賊不利,兵部也準備了預備方案,那就是換人。
而換的不是旁人,就是南京兵部尚書江東。
江東曾經在京城兵部擔任侍郎多年,又曾經臨危受命接任宣大總督,是朝中少有的幾位有軍事指揮經歷的官員。
按照兵部預想,一旦胡宗憲剿賊失利,就立即奏請以江東為督師專職剿賊,而胡宗憲則司職剿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