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患之初,明廷曾抽調狼兵剿倭,雖有戰績卻并不亮眼,且狼兵適合山地作戰而并不適合于倭寇交手,所以很快狼兵剿倭就被逐漸放棄。
現在要重新抽調狼兵,請旨到調來人馬,最少也是大半年時間,可朝廷給出的期限卻是有限。
胡宗憲在浙江左右為難,可是很快他就沒心思考慮此事了,因為大股倭寇已經靠近大明沿海。
嘉靖四十年春,倭寇近萬人,戰船五十余艘集結于寧波、紹興外海,偵探虛實,伺機入犯。
只是,現在已經不是以前,整個沿海州府漏洞重重。
作為直面東海的寧波,這么多年下來早已經被打造成一個固若金湯的堡壘,而紹興更靠近杭州,自然防御力量也是不輕,繼續向南,則是臺州府和溫州府。
被明廷發現蹤跡后,胡宗憲很快就派出戚繼光率領招募的營兵出戰,作為機動兵力快速向寧波方向增援。
明軍動向被倭寇偵知后,很快就調整了方向,選擇南下尋找目標。
很快,臺州府的情況也開始被他們所偵知。
臺州轄寧海、臨海、黃巖、天臺、仙居、太平六縣,三面阻山,一面濱海,南自溫州,北抵寧波,海岸700余里,是倭寇侵擾的重點地區。
之前,臺州知府譚綸倒是擅于防守,又招募上千鄉勇的營兵作為機動兵力加強抵抗力,只是去年底譚綸升浙江右布政使離職,而現在臺州知府新官上任,各處都還沒有理清關系,算是有個機會。
倭寇,終于還是在海上定下攻打臺州的計劃,分路合擊,打算先把臺州府鬧個底朝天,若成功調動周邊官軍前來,則立即殺個回馬槍,再次奔襲寧波。
至此,明朝和倭寇的臺州之戰正式爆發,只是雙方都不知道此戰最后帶給他們的是什么。
北京城,西苑,永壽宮。
宮殿里點燃的蠟燭把整個宮殿照的明亮,嘉靖皇帝坐在御座上,旁邊只有黃錦侍立,和往日不同的是,在大殿里一面墻上,懸掛出一副巨大的輿圖。
距離上次言官們大規模彈劾已經過去幾天時間,嘉靖皇帝也已經緩過味來。
雖然風波已過,可是有些東西一旦想到了,影響自然不會小。
朝中官員的任命,牽一發而動全身,而官員的更替則往往代表著朝政的變化。
往日了,這個時間,他都是打坐修煉的,只是最近幾日卻沒有。
雖然沒有修煉,可嘉靖皇帝依舊把殿門緊閉,看似依舊在修煉一般,也只有一直隨侍的黃錦才知道他們是在做什么。
其實,從皇帝的御座看向那副輿圖,上面的東西根本就看不清楚,但是嘉靖皇帝依舊保持著注視的姿勢坐了許久,這或許就是皇帝心中自有江山吧。
忽然,一直保持沉默的嘉靖皇帝開口問道“讓你打聽的消息,有結果了嗎”
對別人來說,這貌似就是沒頭沒尾的問話,可熟知嘉靖皇帝行為做事習慣的黃錦還是很清楚話里的意思。
“皇爺,已經查過了。”
黃錦走上小半步,開始小聲報告道“百官大多認為胡宗憲性格狡詐且能力平庸,并不適合出任剿倭總督一職,他上任多年,江南倭患如故就是明證”
“繼續。”
黃錦說出一段話后就顯出遲疑的神色,嘉靖皇帝自然是不喜,不過還是不動聲色說了句話道。
“官員中追捧胡宗憲的官員,多和首輔大人府上過往甚密,百官私下里也把胡宗憲視為嚴黨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