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461升遷
對他們這些裕王潛邸舊臣來說,即便要提拔也得是有功勞才行,否則即便是潛規則也會遭到周邊同僚非議。
即便,他們其實也接受你被新皇升遷,可名不正言不順,背后還不知道被怎么編排。
可到時候若是有了抄書的功勞,其實哪怕是微末小功,只要皇帝認可,也可以被無限放大成驚天大功。
不要忘記,朝廷的官職,一個蘿卜一個坑,要升遷你首先得有人空出位置,而他是升遷還是致仕,總歸是有人要離開朝堂的。
就在他們討論皇帝可能要命人抄錄永樂大典的時候,玉熙宮里,徐階垂手而立,等待嘉靖皇帝咨詢。
而上方御座之上,嘉靖皇帝翻看完手中的奏疏,繼而放到御書桉上。
“兵部的奏疏是你票擬的,你怎么看”
嘉靖皇帝澹澹的問道。
“陛下,這次兵部欲對九邊重鎮中高級將領進行一次換防,臣認為可行。”
嘉靖皇帝并未對其中牽涉到的人有什么質疑,畢竟兵部對這些將官的了解肯定要超過身為皇帝的他和內閣閣臣。
“兵部有此打算,事前應該和內閣通過氣吧。”
嘉靖皇帝開口問道。
“是的,陛下。”
徐階不奇怪在這事兒上皇帝召自己詢問,雖然嚴嵩是首輔,但是嚴嵩現在的身體確實已經難以勝任首輔之職。
如果嘉靖皇帝召嚴嵩相詢,嚴嵩慢吞吞的回答怕是會把嘉靖皇帝心臟病急出來。
“兵部對從俺答部收集到的情報進行整理,得出俺答部可能會調整這些年形成的犯邊習慣,以往對我大明的侵擾大多集中在宣大、遼東一帶,位于九邊之東,而目前俺答部有西移的跡象,所以才有將一些戰將也逐漸西調”
嘉靖皇帝坐在御座上沉默不語,只是靜靜聽著徐階的答話。
兵部奏疏,對此是有詳細辨證的,并不是空想出來的結果,繼而才有了大規模調換將領的計劃。
若是詢問楊博,自然就是兵部那一套思想,而嘉靖皇帝偏偏要內閣閣臣來答,自然就是想知道朝廷是怎么看待這次將領大換防。
徐階的答話,并沒有超出兵部奏疏的內容,這讓嘉靖皇帝并不是十分滿意。
或者說,兵部在之前的溝通中已經把內閣諸人說服,這讓他很難通過這次談話了解朝臣對此事的看法。
既如此,繼續進行這樣無營養的交談也就失去了意義。
“嗯,朕知道了。”
嘉靖皇帝隨意說了句。
按照慣例,這個時候皇帝垂詢結束,徐階就該告退離開,不過在他請辭之時,嘉靖皇帝卻又叫住了他。
“年前問你,誰可為大典總校官,你可有人選推薦”
嘉靖皇帝留下徐階,又是談到之前的事兒上。
對于皇帝的詢問,徐階心里清楚的很,之前的暗示已經足夠清楚,他那里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