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罷了上朝,甚至連一年里的三大朝會都習慣性被取消,但是三年一屆的殿試,他還是堅持要參加的,畢竟對于大部分進士來說,或許一生就這么一次見到皇帝的機會。
到了殿試當日,魏廣德和其他京官一樣穿好朝服早早的去了午門外,和往年不同的是他現在混在詹事府官員里,畢竟他已經是司經局洗馬,還是掌事,雖然他手下四個人都沒資格參加這樣的儀式。
要說司經局,設的官職并不多,也就是洗馬一人,從五品的品級,剩下四人是正九品的校書和從九品正字各兩人。
就他們的品級,不入流的官員,自然是不需要參加殿試儀式的。
站在午門外不多時,身后就傳來一陣腳步聲,魏廣德回頭看了眼,禮部官員帶著一種貢生走來,三百人,黑壓壓的一片。
當看到他們的時候,魏廣德不覺有些恍忽,不禁想起幾年前的自己,貌似也是這樣,懷著忐忑的心情走來,而那時的京官們或許就是這么看著自己的。
嘴角掛出一副笑容,隨即又輕輕搖頭。
他沒工夫找貢生群里的段孟賢,就他那名次,估計和他一樣,在人群的后面去了,費勁。
隨著時辰已到,魏廣德隨著官員隊伍進入紫禁城,穿過午門到了奉天門外,隨后繼續進入其中,到了奉天殿廣場,早有禮部和鴻臚寺官員劃分好百官站立的位置,后面還空出一片場地,那自然是給貢生們準備的地方。
不過,進入奉天門看到新建的奉天殿后,魏廣德心里還是微微一驚,感覺和印象中的奉天殿怎么不大一樣
三大殿的工程已經完成主體工程,現在剩下的其實就是內部裝潢,所以站在廣場上,感覺和過去并無不同,只是越看越覺得奉天殿好像縮小了,越看越覺得大殿與三層月臺比例有些失調。
三層月臺顯得大,而奉天殿顯得小。
奉天殿可是這個時代等級最高的建筑,只有在皇帝登極即位、大婚冊后、萬壽節、冬至正旦、親征大典、皇帝視朝等國家最隆重的典禮時才會使用。
奉天殿重檐廡殿頂,覆黃色琉璃瓦,面闊九間,進深五間,九為陽數之極,五為陽數之中,九五為至大至尊之意,建筑面積也是廣三十丈,深十五丈。
可現在看在魏廣德眼里,怎么感覺小了這么多
自從那年大火以后,魏廣德可就沒有再進入過奉天門,自然對正在重建的三大殿一無所知。
嘉靖三十八年的殿試,因為三大殿工程正在進行的緣故,廣場那會兒堆滿從各地采集來的木料,自然不能用來舉行殿試,所以儀式就是在奉天門外舉行的,嘉靖皇帝也只是登上奉天門看了眼。
這應該還是三大殿重建后,第一次迎接朝堂百官的到來。
魏廣德在心里細數了一遍,現在的奉天殿依舊是九五之數,就是面積應該縮水不少。
和魏廣德同樣心思的人顯然很多,不少人都悄悄和身邊之人對著前面的奉天殿指指點點,不過這些官員中顯然沒有工部官員,或許是早就來過或者知悉此事。
魏廣德也只能猜測,或許是大料難尋的緣故,所以新建的奉天殿只能縮小。
畢竟,建造奉天殿的木料可不是尋常之物,樹木的生長也是需要時間的。
或許在以前,華夏大地上,南北森林資源豐富,可供開采的木料也是極多,可是隨著人口增長,對土地的需求變得極大,由此大量樹木被砍伐,以致到了現在,連重建大殿的木料都已經難以尋覓了。
也只能在心里微微嘆息一聲,魏廣德收回思緒來。
沒辦法,東西方建筑材料的差別,西方建筑如遇大火,只要火勢還能控制,往往建筑外表不會有太大影響,畢竟是石料為主,最多事后重新內部裝修一番。
而到了東方,一場大火足以讓巧奪天工的建筑化為灰盡。
百官站定,不多時考生隊伍也進入奉天門,在百官身后站好。
禮樂聲中,皇帝儀仗出現了,嘉靖皇帝身穿袞服走上月臺,站在奉天殿外,坐上早已準備好的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