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其實是沒有撫恤的,只有賞賜,人死了家里出人補上缺額,繼續當兵吃糧,只不過有些燒埋銀子和補償,但確實不算撫恤。
魏廣德把知道的事兒給張居正解釋了下,讓張居正也知道現在底層軍戶所處的困境,或許將來這位還如歷史成為這個時代的主宰后,會考慮解決軍戶的一些問題。
魏廣德并沒有去提遼陽副總兵的事兒,他只想看看張居正會怎么操作,最后又能不能成功。
畢竟,到了副總兵這一級,可不是兵部、內閣就能定下來的,最后還需要嘉靖皇帝批準。
今日圍繞徐階的可是有兩道奏疏,徐階還上奏請補內閣閣臣,也不知道嘉靖皇帝會讓誰上去。
至少在魏廣德看來,嚴訥、郭撲和李春芳機會都差不多,畢竟不是內閣閣臣必須要從禮部和吏部尚書選擇,兩部侍郎也是有機會的。
隔天一大早,西苑里就傳出消息,徐階的那份奏疏讓嘉靖皇帝很不高興。
說實話,看到這份消息魏廣德還很是奇怪,畢竟徐階的提議是符合慣例的,現在內閣僅剩下兩位閣臣。
“奏疏上陛下怎么批示的”
魏廣德把條子遞給張居正,轉頭對殷士譫問道。
“不知道,上面沒寫,應該是昨日下午或者晚上陛下批示的時候聽到的,不過也快了,這個點奏疏應該發還內閣,到時候就知道了。”
殷士譫也是有些不理解,搞不清楚這么一份奏疏有什么犯忌諱的。
“圣心難測吧。”
張居正看了消息,又聽殷士譫的話,只是隨便接了一句。
快中午的時候,內閣那邊的消息傳來,嘉靖皇帝親自批示的,“卿等知,有同心輔政者,何不具聞”。
而內閣徐階和袁煒兩人,據說商議后就打算就這么滴,皇帝不愿意補人就不補,反正他們已經請示了。
殷士譫、魏廣德等人倒是沒覺得有什么,唐汝輯倒是有了不同的看法。
認為既然是慣例,陛下也應該遵守才是,怎么能這么敷衍。
為什么會有三到四人入閣的慣例,還不是因為要集思廣益,僅兩人在閣,就算如陛下所說“同心輔政者”,可難免沒有思慮欠妥的時候。
第一次上奏不成,內閣就該上第二道,第三道奏疏才對。
魏廣德當面沒說什么,只不過用看傻逼的目光看了唐汝輯一眼。
其實,嘉靖朝實質上只有兩名閣臣又不是現在的事兒,之前就已經出現了,或許是為了方便管理或者皇帝只想在內閣安置聽話的人。
同心輔政,其實就是聽皇帝話的意思。
這樣的批示,其實對徐階和袁煒來說是好事,雖然事多了,可相對的權利也集中了,不會分散到第三人手中。
不過,老師得利,張居正可不怎么開心,因為張益的彈劾奏疏也有了結果。
因彈劾,詔奪總督楊選俸一月,巡撫吉澄總兵吳瑛各二月,楊照升任遼陽副總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