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裕王來說,也只是知道成祖時期編纂了這么一套書籍,他也沒親眼見過,自然沒什么感慨。
“聽說那書有上萬冊,這抄錄一份確實耗費錢糧。”
裕王只是澹澹開口道。
“聽說當年成祖時期,曾經想過要刊印此書,不過也是因為耗費龐大而擱置。”
殷士譫接話道“刊印耗費太大,抄錄一份保存也是好的,這些年宮中失火頻繁,確實有必要做成此事。”
“殷先生,你在翰林院時見過這永樂大典嗎”
聽到殷士譫看重此書,也支持重錄一事,裕王隨口問道。
不過殷士譫卻是搖搖頭說道“此書保管嚴格,不到學士一級輕易不會有機會一觀,除非是需要,還得請示掌院大人方可。”
裕王還只是裕王,不是太子,所以未經嘉靖皇帝許可,他也是沒有權利看到此書。
這會兒幾句話后,倒是讓他產生了一絲興趣,想要看看這永樂大典。
“善貸,你當初是不是見過大典”
這時候,張居正似是記起前事,不由得出聲問道。
“我初入翰林院時曾跟著吳清吳學士學習了一段時間,他那里倒是有一冊大典,我也是因為代還書冊才有幸進過文淵閣,看到過永樂大典。”
魏廣德開口答道。
“哦,善貸進過文淵閣,那永樂大典是否真有上萬冊”
裕王來了興趣,移動下坐姿靠向魏廣德的方向發問道。
“我可沒工夫詢問,不過那一屋子百十個書櫥,據說全部存放著永樂大典,估摸著應該有。”
魏廣德答道,隨即想想畢竟那次自己也是立了功的,不免想在裕王面前也炫耀一下,就接著把那日火燒三大殿,大火甚至蔓延到午門,都燒進左順門了。
如果不是自己臨危不亂,果斷帶人拆掉左順門通往東閣和文淵閣的廊道,只怕內閣和全套永樂大典都要葬身火海。
“確實兇險,難怪上次在奉天殿廣場上,看到沒有了原來通往三大殿的廊道,怕也是再次出現這樣的場面。”
張居正嘆道。
這哥們兒捧的好。
魏廣德在心里給張居正比了個大拇指。
當初那事兒,魏廣德也沒有白忙活,嘉靖皇帝之后論功行賞,給他封了個詹事府的差事,品級也提了半級,讓他追上了他那科的狀元。
別看只是升了半級,那也不容易,若是背后沒有推手,那就只能等九年考滿,而且考察結果還要中、上才有可能升職。
運氣,只能說自己真的是運氣好。
三大殿早不燒晚不燒,偏偏就是自己過去的時候燒,讓自己有漏臉的機會,這種功勞可是不常有的。
之后的時間,朝里朝外倒是沒有多少大事發生,也就是福建那邊發來軍報讓魏廣德稍微留意了下,知道是南贛副總兵俞大猷率部趁張璉攻打平和縣時偷襲了老巢,不過結果貌似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