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以后的嘉靖皇帝為了證明自身帝位的合法性,和當時朝野領袖楊廷和爆發了大禮議之爭,并在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禮儀改革。
“善貸的意思是,三大殿改名,是在大禮議之爭的延續”
殷士譫開口問道。
魏廣德微微點頭,不過隨即又搖搖頭說道“也可能是我多想了,陛下的心思,臣下又怎么能揣摩明白。”
揣摩圣意,這可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稍有不慎,人頭落地,正所謂伴君如伴虎。
雖然是在裕王府里,魏廣德也不敢擔上這個干系,雖然大家其實都在做這事兒。
其實,在魏廣德心里,把嘉靖皇帝登基以來做過的事兒一串聯,很容易就能想到,因為出身的緣故,他是想從他這里開始,和前朝做一個切割,是想進一步證明大明王朝從他這里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只不過這話,他也沒有說出來罷了。
既然覺得三大殿改名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裕王也就沒了太多興趣,說道“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反正高師傅也說了,他不會反對。”
“不止于此。”
只是,話音落下,魏廣德就開口說道“殿下,你應該讓官員們都支持陛下才是,若同僚中有人持反對意見,大家還應該盡量說服。”
“這么做,會不會太過了”
聽到魏廣德的話,唐汝輯有些猶豫道。
“其實大家都不覺得三大殿改名是多大的事兒,為了避免此事在朝野中引發激烈爭議,我覺得一開始就旗幟鮮明支持陛下的決定為好。”
魏廣德卻是直截了當的說道。
“反對的人肯定有,能夠說服一些就說服一些,避免朝堂爭斗,我看行。”
張居正的態度和魏廣德類似,聽到他這么說,自然也支持道。
唐汝輯還是有點文人之氣,覺得這么做有點一味逢迎的意味,不過看到張居正也支持,所以也不再開口。
裕王和殷士譫對視一眼,殷士譫并沒有什么意見,裕王思索一陣后才說道“善貸的意見是好的,避免朝堂沖突,李芳,這個事兒你記一下。”
裕王說這話,其實也為今日的談話做了一個收官,讓李芳給投靠過來的官員傳遞消息,支持改名之事。
“是,殿下。”
李芳自然明白,躬身答應道。
“今晚王府設宴,慶賀善貸、叔大充分校官,參與重錄大典之事”
接著,裕王又笑道。
雖然還沒有正式下詔,不過內閣草擬的詔書已經送司禮監和六科,不日就會正式下發,當不會有任何改動了。
王府內慶賀一下,也是應有之義。
他們在裕王府里討論,而在禮部當中,對三大殿改名的議論聲也是不小。
持反對意見的大多是清吏司里的郎中、員外郎,倒是尚書、侍郎一級高官不管是為了自己仕途還是什么,反對的聲音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