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想要靠兩條腿回到關內很難,山海關那一道坎就鐵定過不去。
現在不同了,只要能夠上海船,下船的時候就能到山東,不僅完美避過沿路關口,更是到達山東這樣地方。
一開始,山東方面對于遼船的到來并沒有什么,朝廷同意的,來山東購糧,還有大運河運來的糧食直接轉運登來,送往遼東。
可是時間長了,登來等地的流民暴增,他們一細查就發現他們的來源,即便他們拼命想要隱瞞。
甚至,不止民籍百姓難逃,其中不少還是軍戶。
光是被發現的就有上百戶好幾百人,已經被大戶隱藏起來的就更多了。
廉價勞動力,只要給口飯吃就能干活。
至于漕運的不滿,張居正都懶得解釋了。
別人也是聰明的,若是遼東到山東的海船運行良好,不可能不影響到他們之前所鼓吹的海船不安全。
江南的貨物完全可以直接上海船,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直達津門。
走海路,可不會有運河的船隊的擁堵,也不會受什么枯水期,洪水期的影響。
只能徹底杜絕海運,才能讓他們繼續圍繞運河發財。
“明知道開海運是善政,有利于朝廷,難道就因為這些阻撓就要放棄嗎”
兩人說道最后,魏廣德有些不甘心的道。
“老師的意思,有陛下當朝,海運怕是保不住,背后漕運那幫人的力量,我老師也只能退居幕后。”
張居正低聲嘆道,“他能做的,就是盡力拖延一些時日。”
“有勞了。”
魏廣德拱拱手說道。
“本來這事兒,漕運那邊發力后,我老師也會和裕王府溝通的,現在他們還只是在下面串聯。
不過既然你今日問起這事兒,我就先和你說聲,那邊的事兒該放手就放手吧。
走陸路,雖然賺的少點,可也安全的多。”
張居正最后還是語重心長對魏廣德說道。
整整一天,魏廣德心情都不怎么好。
財路眼看著被人斷了,能好才見鬼。
他現在在京城里過的好日子,可全靠遼東那條線的分紅,想到失去了這條財路,自己家里以后貌似就要淪落平庸,魏廣德心中千萬個不甘。
到最后,魏廣德心里也只能感嘆,怪不得以前看書,那些豬腳都要穿在皇帝身上,然后才敢改天換地打造一個日不落帝國。
穿成屁民,即便是科舉有成,貌似除了跟同僚們一起同流合污,還真什么事兒也很難辦成。
至于那些從底層爬起來,還想造反做皇帝的,也就是隨便胡謅而已。
當然,如果是在崇禎那個時代,貌似可以,有那個豬隊友助攻,成功的概率確實很大。
不過在這時代,或許應該算是大明朝的中期吧,所有人的思想就是忠君愛國什么的,在他們心目中朱明王朝才是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