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什么好說的,楊尚書自然是更關心京畿的安危,按楊總督的意思,薊鎮兵馬東進遼西走廊,即保證遼西的安全,又可在關鍵時刻背后攻打俺答部進攻遼東的人馬。
不過薊鎮兵力東移,勢必導致京師北方防線的戰力,若是俺答部趁勢再次突破邊墻,薊鎮大軍短時間內無法回援,勢必又是一場”
魏廣德沒繼續往下說,不過屋里幾人都明白接下來是什么話。
當然是俺答部騎兵再次兵臨北京城下,嘉靖皇帝再次發出勤王詔書,天下兵馬勤王救駕。
那件事兒,其實是嘉靖皇帝心中的一根刺,也是一個官場禁忌。
“楊尚書求穩,楊總督則是”
殷士譫沒往下說,不過卻是搖搖頭。
“你占楊尚書那頭”
張居正忽然開口問道。
魏廣德聞言看了張居正一眼,隨即點點頭。
說實話,就現在他知道的遼東情況,那地方價值真的不大。
現在的東北那地方,可不是后世的糧倉,東北黑土地還沒有開發出來,水稻、大豆和玉米還不是這時代農戶主要農作物,甚至遼東的農民認為他們那邊種植不了傳統的華東地區所種植的冬小麥,而是種的那種入口難以下咽的春小麥和高粱類食物。
至于后世人眼中價值無限的東西,地下無數的礦產資源和肥沃的黑土地,這時期作為農耕文明的大明都沒有意識到,就更別說只會牧羊放馬的蒙古人。
理解現實人們的看法,不代表魏廣德不知道東北的價值,甚至繼續往北還有更加廣袤的地方,但現實的大明,是真的做不到覬覦那里。
至少,在真正解決蒙古各部族以前,大明是沒有辦法向北擴張的,就算給再多的錢財和棉甲,別人也未必會去。
大寧都司、奴兒干都司都先后撤銷,明朝在北方的力量開始回收。
所以啊,魏廣德可不認為大明和俺答汗會在遼東爆發大戰,爭奪這一區域的控制權。
相應的,若是真的在那里爆發大戰,明軍完全可以沿著遼西走廊和海運不斷增兵遼東,和俺答汗打一場拉鋸戰。
若是能趁此機會嚴重削弱俺答部的實力,九邊軍鎮完全可以發動一次北伐,就算不能徹底解決北伐蒙古人的威脅,但也足夠讓他們幾十年內不敢南望。
以魏廣德的判斷,俺答汗應該不會押寶遼東,或許楊博是對的,俺答汗的目的,或許就是吸引薊鎮大軍東移,給他們又一個突襲京城的機會。
“戰事短期內應該不會爆發,等楊尚書回京就知道結果了。”
魏廣德開口說道。
到這個時候,裕王已經忘記他召魏廣德和張居正來王府的原因了。
或許,在他們看來,京城或者北方的安危,怎么也比江南那邊重要的多。
幾千倭寇的襲擾,怎么看也不可能超過擁有十數萬控弦之士的蒙古韃子危害強。
接下來的時間里,裕王不停打聽反對海運濟遼官員的情況,想要知道其中緣由。
朝廷官員,總不會無緣無故反對此事吧。
既如此,那當然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把來龍去脈搞清楚,才能在海運問題上有個清晰的認識,作出取舍。
自然,有殷士譫在,山東官府和漕運整個系統所有官員是反對海運的事兒就被裕王所知。
接下來,魏廣德和張居正又詳細解釋了他們為什么會反對海運。
山東官府只是想要給自己減少麻煩,而漕運則是為了減少競爭對手,意圖把敵人消滅的萌芽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