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明軍在熊山腳下完成結陣,軍隊密集排列好,準備發動和韃子決戰之時,一支韃子騎兵部隊已經悄無聲息從熊山一側繞出,堵在了明軍軍陣的后方。
突然的變化自然被明軍后面的士卒發現,當看到大隊韃子出現,以攻擊隊形向他們沖來而不是結陣時無不心中大駭。
被包圍了。
此時,這是所有明軍士卒心里冒出來的念頭。
韃子騎兵從身后沖出,地面微微的顫動,自然被勒馬的楊照發覺。待前方的明軍紛紛回頭看去時,騎兵踐踏出的煙塵已經清晰可見。
而在楊照回頭看向前方韃子時,對面已經吹響牛角號,這是進攻的信號。
楊照此時那里不知道被蒙古人算計了,不僅僅是前后受敵,更是失去了對于騎兵來說最為緊要的東西,那就是速度。
現在的他們,可是靜靜站立在原地。
騎兵不能沖起來,那連步兵都不如。
此時,擺在楊照面前唯一的出路就只能往前沖,絕對不能往回跑或者往左邊,韃子前后大軍間沖出去,雖然那里距離明軍邊堡鎮遠堡和大小黑山堡足夠近,應該只有幾十里地。
因為大軍的隊形限制了,沒法馬上轉向,除非他拋棄部下逃走,應該有機會。
但是他不能。
對于正面交戰,其實在隊形展開時,就是交戰雙方將領斗智斗勇的時候。
而在隊形完成后,輸贏就是最后一搏了。
楊照沒有絲毫猶豫,現在他想的就是沖過去,突破韃子軍陣,然后直接向西面明軍邊墻跑,而不是兜一圈回來再戰。
只要能夠跑到邊墻,就能得到城墻的保護。
他已經看出來的,身后的韃子至少有三千人,而且還是以逸待勞的精悍士卒。
“擊鼓,沖。”
楊照抽出長劍揮舞著,指揮明軍全軍突擊。
熊山腳下,三隊騎兵都開始動了。
只是,此時由黃臺吉率領的韃子騎兵并不是正面沖向明軍,而是斜著插向明軍的右翼。
這樣,雖然可以讓明軍前鋒不受阻攔的沖過去,但對于他們的后隊來說,肯定會被這股韃子打亂,被他們一個沖擊就徹底摧垮。
而更要命的是,以逸待勞的韃子后軍也是向右翼沖擊過來。
前后兩軍的右翼,到了明軍這里就是左右兩邊都遭到韃子的分割包圍。
明軍軍陣還未完全加速時,后隊就已經被韃子追上,摧枯拉朽般,戰陣被撕裂。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