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軍騎兵五千人急速從懷柔往東趕,生怕韃子搶先出了邊墻,讓他們連日來的奔波付諸東流。
經過日夜奔馳,他們距離山區不過二十里,離長城最近距離也就是三十來里地。
畢竟,明朝修筑的長城,都是依據山勢建造,都在大山的邊緣。
或許,當初建造者也是想著抵扣勞師動眾,翻山越嶺抵達長城腳下就已經人困馬乏,所以故意留下綿延的山脈給敵人攀爬。
而且,這么建造長城不僅方便營造,也十分有利于明軍補給。
馬芳此時就跑在隊伍的前頭,緊跟著大軍牙旗。
跟著大帥有肉吃。
這是明軍士卒心里的話,他們也愿意跟著馬芳這樣時刻為將士著想的將領打仗,所以一路上雖然辛苦,可卻少有人抱怨。
建功立業,軍戶們其實也有自己的夢想。
雖然他們經常被總旗、百戶欺壓,可他們也夢想這有朝一日能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那么沙場立功就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能被選入騎兵,自然也是軍戶中的佼佼者,不僅要求勇勐無畏,也必須有精湛的武藝。
至于弓馬嫻熟,那只有極少數馬戶方能做到,大部分還都是從軍被選入后才逐漸學習。
不過,明軍騎兵雖然弓馬相較蒙古騎兵略遜一籌,可裝備上卻有極大的優勢,所以雙方戰力也算基本拉平。
正在往前急行時,遠處兩匹快馬飛速奔來,看穿著馬芳就知道,是自己這邊派出去的哨探。
很快,兩馬就到了近前,馬芳勒住馬韁等待他們傳遞軍情。
到了這個時候,隨時都可能和韃子遭遇,這也是他來到軍隊前面的原因,可以第一時間得到通報。
他在前陣,自然可以靈活指揮,至少不會出紕漏。
“大帥,前方二十里外發現韃子大隊騎兵,約兩千人上下,向北行進路線上發現有車轍痕跡。”
“這周圍韃子斥候也不少,大軍行進怕是不易隱藏。”
兩個哨探開始稟報,互相補充信息。
“逮住了。”
馬芳心里知道,自己這次來的及時,韃子應該還在繞邊墻而行,尋找坡口離開明境。
“前方什么地形這么過去是否會相遇”
當即他就大聲問道。
“平原,適合騎兵沖鋒交戰。虜騎行軍速度不快,我軍能攔住他們。”
得到這樣的回答,馬芳知道這次的遭遇戰只能憑借軍隊的戰力了,無地形優勢可言,也就沒必要做太多布置。
“全軍歇馬回復馬力,傳令董一奎部歇馬慢行,擔任后隊。”
得知前方韃子只有兩千人,馬芳當然不會選擇全軍出擊。
這次韃子入關開始萬人上下,這兩千人到底是后隊還是前鋒,目前也很難分辨,也就是說周遭可能還有虜騎。
要是一次性把全部兵力投入其中,一旦戰事正酣之際有韃子援軍突入,結局難料。
留下董一奎部做預備隊,不管前后有韃子來援,他都可以從容應對。
三千明軍攻擊兩千韃子,贏面依舊很大。
歇馬的命令下達后,明軍騎兵停止前進,只是又散出去數波哨騎,驅逐周圍靠近的韃子斥候。
明軍下馬后,紛紛從隨身挎包里取出豆餅掰碎后開始喂馬,又取出行軍水壺喂馬,這會兒讓戰馬吃點東西保持體力才是最緊要的。
戰馬喂養好后,他們才取出干糧,一口一口吃起來,渴了就給自己灌幾口水。
騎兵交戰,首先要保證的還是馬兒,倒是自己排在戰馬的后面。
馬芳這會兒也和士卒一樣,只不過他是坐在地上啃著干糧,戰馬自有親兵負責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