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駕馭戰馬的能力上,明軍始終還是不能和韃子精銳媲美。
在明軍匯合一起開始追擊的時候,韃子殘余的千余人已經匯聚在一起,而掉隊的虜騎已經成為明軍刀下亡魂。
到這個時候,蒙古人似乎突然之間,血脈中傳承的技能復蘇了。
靠后的韃子騎兵附在馬背上,不時起身扭頭向后射出一箭,隨即又附身馬背上繼續向北逃竄。
而前面的韃子騎兵也是如此動作,不過他們的箭失卻是射向西邊,正集陣沖鋒而來的明軍董一奎部。
在打來孫果斷吹響撤退號角之時,馬芳果斷命令董一奎率部從側面攻擊韃子,此時他率領的明軍宣府騎兵已經掐在打來孫撤退道路上。
按照雙方這樣的前進方向和速度,必然會最終撞到一塊。
此時打來孫已經目眥欲裂,他知道他帶領的這支部族精銳騎兵危險了,現在的局面是前后都有明軍精銳騎兵攻擊,已經插翅難逃。
不禁,他有些后悔,在探知有明軍大隊自西而來的時候,他沒有果斷率部疾奔,沖過明軍的攔截,而是妄自尊大的打算吃掉這股明軍。
如果,當時他謹慎一些,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三股人馬在平原上奔馳,距離也越來越近。
馬芳此時正率領董一奎部準備截殺韃子騎兵,只要再靠近一些,就可以使用火器和箭失進行一輪無差別打擊,眼前的韃子就算不能被全殲,可能活下來的也屈指可數。
這算是成了。
他還在心里感慨著,冷不丁看到遠處北方塵土飛揚,顯然有一支人馬正在快速靠近。
在馬上,他自然感覺不到有大隊騎兵沖來時對面的震動,不過根據經驗他也能分辨出來,來人最少有上千騎兵。
繼續這樣下去,可對他率領的這支明軍騎兵不利。
屆時,一個不好他就會被逃竄的韃子和救援的韃子圍殺在中間。
心中雖有不忿,可他也知道這是戰場,不能因小失大。
本身已經占據優勢,這個時候最主要的是保持住,而不是盲目放棄手中的優勢。
他微微拉過馬頭,改變了前行道路,向一側沖去。
看似是放棄攔截正在逃竄的打來孫部,實際上則是快速移動到一側,準備側擊對面前來救援的虜騎。
對面趕來的正是黃臺吉率領的援兵,遠遠的就看見一側一支明軍正要插入,截住逃離的打來孫部。
雖然不知道對方帶隊之人是誰,可要面對自己和打來孫部兩部夾擊,黃臺吉覺得快速擊敗對手還是有希望的。
只不過,在他還沒有高興起來的時候,對面的明軍就在主將的率領下跑出一個拋物線,向一側跑去。
這是想把自己的隊伍也圍住嗎
對面明軍主將的胃口還真不小。
隨著兩邊距離的接近,打來孫部的情況逐漸進入黃臺吉的眼中。
打來孫部敗了,在他身后明軍騎兵正縱馬追來,而他們只能不斷向后放箭遲滯對手的追擊。
而先前那部截殺的明軍已經兜到一側,再次向他這里撲來,顯然是要把他們裹在其中。
短暫片刻,當下局面不允許黃臺吉作出太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