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那是送上門去找罵,楊大人那里是那種小肚雞腸之人。”
張居正只是笑笑,隨口應付兩句。
魏廣德在張居正面前說這話,其實也是先透個底。
本來打算等兩天再去找楊選的,可等不了幾天,江東就要回京城,參與兵部敘功之事,魏廣德還記得馬芳之前信里提到過的事兒沒辦。
是的,那日魏廣德提到董一奎,當然不是心血來潮的一問。
馬芳知道董一元是最早投到魏廣德門下的人,所以對他那個哥哥董一奎也算是照顧有加。
那封信里,就提到一事,就是山西鎮總兵官職空懸半年,一直都沒有安排人接任。
董一奎有那個心思,想要謀這個差事。
馬芳之前試探過宣大總督江東的意思,江東沒有答應,可也沒有反對。
他當然明白其中道理,那就是山西鎮雖然歸他宣大總督管轄,可總兵官任命可不是他說了算,那是要京城兵部任命,至多就是咨詢下他的意見。
江東當然不會在這個事兒上犯湖涂,想要官,自己去京城跑。
這次率兵入援,算是立了大功,剛好借著這個機會,讓董一奎去山西坐鎮。
江東要回京城,剛好借這個機會先看看,能不能把事兒辦了。
嚴格說,魏廣德這個時候是不應該插手軍務的,可馬芳說到這里,也是湊巧有了由頭。
不過怎么去見楊博,魏廣德卻是有點頭疼。
畢竟,他的正務和兵部那是八竿子打不著,冒冒失失前往不妥,所以才有先前他對張居正的那番話。
第二日,魏廣德去看大典校錄之事,幾日沒有前往,拉下不少抄錄書籍需要校對。
進國子監坐下不久,魏廣德看到蘆布送來幾本抄錄好的書就是皺眉。
“怎么才這幾本”
按理,魏廣德覺得不會少于十本書才對。
他手下分派的事務,可是有十五名善楷書者負責抄錄的,這都小半月時間了,怎么也應該更多才是。
“大人,程道南、方坤等儒士近日因操勞過度,已經病倒,無法繼續抄書,所以”
蘆布尷尬回道。
對抄錄大典,其實也是有任務的,每人定期要完成一本大典的抄錄工作,而選拔抄錄者又必須是楷書功底好的,抄書速度自然不快,許多人都要夜以繼日的工作。
既然是儒士,自然大多年歲較長,一番操勞下來病倒也就成為常態。
“現在各房抄錄人,有多少病倒了”
魏廣德有些擔憂起來,這大典可是皇帝最關注的,就算他們定下任務,可但是計劃就已經排到數年之久。
那些抄錄之人的年歲,魏廣德知道,中間都不知道要換幾茬才能完成這件大事兒。
得補人才行,否則肯定要超時。
到那時候,皇帝那里肯定要吃掛落,認為你辦事水平不行。
“瞿大人在嗎”
魏廣德開口問道。
“剛進了值房。”
蘆布答道。
“好,我過去看看。”
魏廣德說了一聲就起身,徑直去了瞿景淳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