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答道。
“見到懋中了嗎”
嘉靖皇帝繼續又問道,“情況如何聽說他侄子去魏廣德那里求了一株二百年野山參。”
“見到了,狀態很不好,袁大輪去魏廣德那里是拿到一株野山參,不過,怕也是為了續命用的。”
黃錦答道,隨后稍微停頓片刻才又繼續說道“裕王今日帶王府屬官出城為袁閣老送行,昨日王府已經派人向內廷報備過了。”
輕嘆一聲,嘉靖皇帝放下徐階的奏疏,又開口繼續問道“近些天,徐階都在內閣嗎”
“是的,皇爺,這段時間徐閣老都整日呆在內閣處理公務,不過就算這樣,也擠壓下不少未及時處理。”
黃錦上前半步答道。
“除了處理政務,就沒做其他的”
嘉靖皇帝又問道。
“這”
黃錦似是猶豫,似是在回想,并沒有馬上給出答桉。
嘉靖皇帝卻是一笑,隨口道“看看,你也老了,這么點事兒都要想。”
“哦,對了。”
聽到皇帝調笑,黃錦只是憨憨一笑,應付過去,不過滿臉的褶子也表現出他年歲是真的大了。
“昨日,翰林院中人曾被叫到內閣,還帶上了承天大志的手稿。”
黃錦說道。
“哦,可有做什么”
嘉靖皇帝看似隨意的問道。
“據說是對其中多處進行修改。”
黃錦低聲說道。
“呵呵,就是懋中改動的那些吧。”
嘉靖皇帝雖常年居住在西苑,可要說對朝臣的了解,對各衙門里的事兒,那是相當清楚。
前幾年袁煒入閣后,接手了和徐階一起編撰承天大志的工作,當時袁煒對其中多處進行修改,改動幅度好不小,這些都是徐階之前已經點頭的。
對此,徐階如同對付嚴嵩一般,絲毫沒有作為,不過嘉靖皇帝卻為此上了心。
身邊的這些老臣,他們非常了解皇帝,可相應的,皇帝也非常了解他們。
“傳旨,嚴訥、李春芳入閣,董份任禮部尚書,郭樸任吏部尚書。”
嘉靖皇帝說完,并沒有立刻讓黃錦下去傳旨,而是低頭思索片刻,才又說道“嚴訥、李春芳充重錄大典纂修承天大志總裁官,下去傳旨吧”
說到這里,嘉靖皇帝才讓黃錦去傳旨。
對應先前嘉靖皇帝的問話,黃錦那里還不知道這是皇帝在敲打徐階。
別的不說,嚴世番的事兒,徐階的動作就不小,自以為隱蔽,可在京城這一畝三分地,有什么能逃脫東廠和錦衣衛的監視。
黃錦邁步往殿外走去,安排人傳旨意去,不過他總感覺到自己似乎遺漏了什么,皇爺似乎不僅僅是要敲打徐階。
陪著裕王回到王府,魏廣德和張居正互相對視一眼,就打算告辭返回校錄館繼續校錄大典。
就在這時,有內侍拿著一張紙條快步走來,到了李芳身邊,將手里紙條遞給了李芳。
李芳接過來看了眼,隨即就皺緊眉頭,顯然不是什么好事兒,否則也不至于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