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所見,老師怕也在等著兩位閣老的奏疏,他一個人主持內閣,這些天可是累壞了。”
張居正開口說道。
他隔三差五就要去徐府見徐階,自然知道自從袁煒病倒后內閣的情況,老師蒼老之態愈發明顯,都是處理大量奏疏給累的。
這個時代,還沒有腦力勞動一說,可讀書人都知道,看書看久了會頭疼。
徐階的近況,張居正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每次見到徐階,都有人在給他按頭。
“對對對,徐閣老對二位閣老也是望眼欲穿,怕是等不及了,請二位閣老以天下為己任,早日上任才是,我可聽說內閣已經堆積不少公務來不及處理。”
魏廣德也接下張居正的話,恭維道。
“進來的時候,聽書吏說你們隨裕王給袁閣老送行去了,他情況怎么樣”
李春芳沒馬上答應,而是問道。
魏廣德搖搖頭,“不是太好,不過袁閣老吉人自有天相,當是無礙。”
“前兩日我去看過他”
嚴訥說了句,隨即也是搖頭不再多言。
張居正那邊,已經招呼屋里書吏清空書桉,開始研磨。
高拱不開心,其實也不是針對這兩位,他不爽的也就是董份。
所以,魏廣德、張居正自然不會為了他對這二位閣老有什么怠慢。
恰恰相反,兩人以前也都是或明或暗站在裕王一邊的,算是裕王的支持者,所以恭敬些很正常。
他們比較已經走到了文官的終極目標,是前輩。
不管別人有無意見,嚴訥和李春芳入閣辦公,算是幫助徐階分擔壓力,內閣處理公務的速度也快上許多。
其實,兩人入閣早有預兆。
當初袁煒病休的時候,嘉靖皇帝就曾經下旨讓他二人入直廬,朝臣們當時都沒覺得有什么不對的。
一個禮部尚書,一個吏部尚書,不就是奔著入閣去的嗎
只是前有袁煒,后有嚴訥、李春芳,再有郭樸這個吏部尚書,準閣老人選,還有董份這個馬屁精出任禮部尚書一職,不知何時開始,京城官員私底下聚會時,“青詞宰相”這個詞就開始流傳開來。
董份的青詞,雖然比不得袁煒、李春芳天馬行空,巧奪天工,可也算不差,在翰林院里也是翹楚。
四個人在兩天時間里就完成了程序,辦理了交接工作開始履新。
雖然外界紛紛擾擾,可是也沒有對他們有實質性影響。
也就是裕王依舊對董份擔任禮部尚書一事耿耿于懷,不時找魏廣德商量對策。
一開始,魏廣德有些抵觸,他可不想觸嘉靖皇帝霉頭。
這次官員的升遷,有些打破常例,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再說,不管董份為人如何,他終歸是嘉靖皇帝任命的尚書,剛剛任命,如何能說解職就解職。
不過他也不能當面頂撞裕王,只能是好言相勸,私下里還略微有點小雀躍。
關于董份,裕王當然不好和高拱商議,要是答應,那顯得他高拱太急功近利,品德不夠高尚,即便再想出任禮部尚書,可面上還是要裝作一副云澹風輕,毫不在意的樣子。
為官嘛,當然是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可不是為了升官發財來的。
再看看裕王府里其他人,能出主意的還有張居正和魏廣德。
可張居正畢竟是徐階的門生,裕王信任他,可也擔心他和徐階更親,有些話也說不出口。
也就是魏廣德可以說一說了,他在朝中沒靠山,只能靠自己,家里又是世襲百戶,魏國公女婿,算大明勛貴中的一員。